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雨和缓斋》
《苦雨和缓斋》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钟鼓声微不报晴,坐知江涨夜还生。

看云都是因风起,占毕应嫌背月行。

厌胜玄庭闻水咒,忍嘉牟陇切农惊。

城阴欲捣虞山庙,可是词衡怯柳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连绵不断的苦雨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首句“钟鼓声微不报晴”以微弱的钟鼓声反衬出天气的阴沉,暗示了雨天的持续。接着“坐知江涨夜还生”一句,通过江水上涨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雨势的不断加剧,夜晚似乎也在见证着雨水的累积。

“看云都是因风起,占毕应嫌背月行”两句,运用自然现象来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命运的不可预测。云随风动,象征事物的变化无常;而占卜者在月亮背后行走,则暗指行事不慎或时机不当带来的不利后果。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厌胜玄庭闻水咒,忍嘉牟陇切农惊”则进一步展示了苦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玄庭(可能指庙宇或道观)中,人们或许会念诵水咒以求雨止,但在农耕地区,连绵的雨水却让农民心急如焚,体现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后,“城阴欲捣虞山庙,可是词衡怯柳争”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城市中的庙宇与文人(词衡,意为文人)置于风雨之中,暗示了即使在看似稳固的庇护所内,也难以逃脱自然之力的侵袭。同时,通过“怯柳争”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文人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助与恐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苦雨的深切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送汪进士以虚宰金华

汪子少年才莫匹,奉对丹墀期第一。

试令俄从通籍年,理人初遇分符日。

浙西大邑瀫江涯,八咏楼前几万家。

城临三洞山山雪,春过双溪树树花。

子也蕲黄士,国宝荆州记。

嘉鱼吴献臣,巴陵邓宗器。

名世千秋表钜公,起家百里为循吏。

何羡庞元蒋琬乎,召归可待锋车使。

(0)

送谭别驾赴永州二首·其一

秋雨湘船斑竹枝,使君行乐采江蓠。

书来好寄衡阳雁,莫遣青山九处疑。

(0)

游九龙池

亭俯清淙石岛开,六飞临幸尚雕台。

瀑飘东岭青云下,峡坼西风紫塞来。

龙首已疏寒似雪,鲸鳞初动昼成雷。

持杯恍忽听吟晚,谁信昆明有劫灰。

(0)

苏子川张元易二光禄见过

步兵署里一时贤,二客相寻愧地偏。

庭下数来能系马,杖头交揖惯无钱。

星随公子青丝辔,花照先生绿玉船。

莫向中朝誇大隐,藤萝堪自到诸天。

(0)

送方太常二首·其二

宸居郁岧峣,飞观丽太阳。

卿才际熙运,羡子翱以翔。

子今念庭闱,驱车上河梁。

南望卧龙山,冠佩趋中堂。

炰羔脍鲤鱼,叠奏康寿觞。

云霄肃仪羽,爰集箕颖旁。

太傅爱丘壑,康乐怀圭璋。

休明岂易遇,兰茝及时芳。

膏雨出嵩少,润泽周八方。

奋起摩劲飙,舒卷自有常。

予将还海澨,子当排天阊。

勖哉植明德,努力爱景光。

(0)

送董体仁游嵩山

君访玉笙馆,人能大梵歌。

三川一以望,二室共谁过。

雪后餐灵柏,云中采贝多。

将归寻旧隐,精舍尚如何。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