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既如此,人民岂复论。
卖田供赋役,买米鬻儿孙。
辛苦将谁告,忧思只自存。
念予还有姊,饥饿在南村。
天地既如此,人民岂复论。
卖田供赋役,买米鬻儿孙。
辛苦将谁告,忧思只自存。
念予还有姊,饥饿在南村。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或清朝初期社会底层百姓的悲惨生活境遇。诗人以“天地既如此,人民岂复论”开篇,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无奈与感慨。接着,“卖田供赋役,买米鬻儿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卖家产、甚至出卖亲人的悲惨现实。诗人通过“辛苦将谁告,忧思只自存”表达了百姓们面对苦难时无处诉说、只能独自承受的痛苦心情。最后,“念予还有姊,饥饿在南村”一句,点明了诗人对姐姐的担忧,进一步凸显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无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时期,广大农民因赋税沉重、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而陷入极端贫困的现实,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
处世空旦夕,探幽放情志。
长歌向闲云,引客游古寺。
秦山倚寥廓,高鸟下苍翠。
凝阴向杉松,界法齐天地。
疏钟远僧舍,深殿有猿戏。
警梵千溪中,真禅寂无二。
寒泉耸毛发,清露遣心累。
省虑因悟非,劳神岂为贵。
起然静中见,觉了愚胜智。
愿得栖烟霞,书之谢名利。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
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
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