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翻酒令著词章,侍宴初闻忆却忙。
宣使近臣传赐本,书家院里遍抄将。
新翻酒令著词章,侍宴初闻忆却忙。
宣使近臣传赐本,书家院里遍抄将。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宴席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复。开篇“新翻酒令著词章”,可见宴会上不仅有美酒,还有新的乐曲和歌词,这些都是为宴会增添愉悦气氛而特别准备的。
“侍宴初闻忆却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宴席上的角色,她是侍宴的女子,负责宴会的服务工作。同时,这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这样的场合并不陌生,有着一定的经验和熟练。
“宣使近臣传赐本”则显示出皇权的象征,"宣使"指的是宣读诏书的官员,而"近臣"则是皇帝身边的人。这里讲述的是诗人所作的词章被这些高级官员传颂,并且得到皇帝的赏识,以至于赐给了诗人本人。
最后,“书家院里遍抄将”一句,展示了诗人的作品在宫廷中的流行和重视。"书家"是指专门负责抄写文件的人员,而"院里"则可能是指某个官方的机构或场所。这表明诗人之作不仅受宠于皇帝,而且被广泛传抄,成为宫廷文化的一部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和诗人的社会地位,以及她作品在当时的影响力。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馀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波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