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九日望蜀台》
《九月九日望蜀台》全文
唐 / 苏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

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

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yuèjiǔwàngshǔtái
táng / tǐng

shǔwángwàngshǔjiùtáiqiánjiǔfēnmíngjiànchuān
běiliàoxiāngguānfāng

nánchéngguōrán
qīngsōngzǎnyánpànhuángliúréndàobiān

dēnglínyānmièjìnwénzhōngxiàoliǎngnéngchuán

shíjuàn

翻译
蜀王曾经站立的旧台上,清晰地看见九月的河流。
北方故乡从此处开始,南下告别城郭一切依旧。
青翠松树旁拴着马匹,路边黄菊似乎在挽留行人。
自古以来的登临遗迹已消失,唯有忠诚和孝道流传至今。
注释
蜀王:蜀国的君主。
旧台:古老的台子。
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川:河流。
北料:遥望北方。
乡关:故乡。
自此:从这里开始。
依然:依旧。
青松:青翠的松树。
系马:拴马。
攒岩:岩石丛中。
籍:停驻。
湮灭:消失不见。
忠孝:忠诚和孝顺。
两能传:同时被传承。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古蜀王的台前,于重阳节(九月初九)赏景之情。开篇两句“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心系故土的情怀。"北料乡关方自此"可能暗示着边疆的险要,而"南辞城郭复依然"则是诗人对所在之地的依恋不舍。

接下来的两句“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结合。马被系于青松丛生的岩石旁,黄菊则成为了行人驻足的地方。

最后两句“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沉思,以及对那些能够流传下来的忠诚与孝道品质的赞扬。"自昔"意味着自古以来,而"登临"则是指登高望远之举。"湮灭尽"则暗示了历史长河中许多事物的消逝,唯有那些美德得以传承。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更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哲思。

作者介绍

苏颋
朝代:唐   字:廷硕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生辰:670年-727年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猜你喜欢

咏史·其二五王

太宗社稷是谁亡,独向迎仙斩二张。

景运门前方议事,杀身不必咎扶阳。

(0)

咏史·其二霍光

几度咸阳累积尸,尽缘丘冢似焉支。

覆车愁杀张车骑,印绶临身必十辞。

(0)

咏史.赧王

世历绵延四百秋,死蚿枯竹附诸侯。

末年隆准生丰沛,谁道嬴秦是继周。

(0)

咏史.屈原

仲尼死后百年期,定把离骚继四诗。

占断江南烟雨绿,历山穷子与湘累。

(0)

咏史.尚父伯夷

春来秋叶在枯枝,底用端蓍更拂龟。

二老东来元并辔,马前何害不相知。

(0)

春晚一首约同志泛舟

匆匆春事竟如何,问讯庭前手种花。

又送行人又风雨,半为芳草半泥沙。

橘香通国今无恙,梅实于人晚更佳。

莫放此春齐去盖,夜深愁听一池蛙。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