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尚父伯夷》
《咏史.尚父伯夷》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来秋叶在枯枝,底用端蓍更拂龟。

二老东来元并辔,马前何害不相知。

(0)
翻译
春天来临,秋叶已落在枯枝上,
何必再用蓍草占卜,拂拭龟壳呢。
注释
春来:春天的到来。
秋叶:秋天的落叶。
枯枝:干枯的树枝。
底用:何必。
端蓍:拿着蓍草(古代占卜工具)。
更拂龟:再拂拭龟壳(占卜方法)。
二老:两位老人。
元并辔:一起并骑。
马前:马的前面。
何害:有什么妨碍。
不相知:彼此不了解。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史·尚父伯夷》,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陈普。诗中以春天落叶和枯枝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沉的画面。诗人通过"春来秋叶在枯枝"这一景象,暗示了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表达出对历史长河中人物命运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底用端蓍更拂龟",诗人借用占卜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未知命运的疑问。"端蓍"和"拂龟"都是古代占卜的方法,但诗人在这里似乎在质疑这种寻求预知未来的做法,暗示了命运的不可捉摸。

"二老东来元并辔",这里的"二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如姜尚(尚父)和伯夷,他们一同向东而来,象征着历史的进程。"元并辔"意味着他们同行,暗示他们的思想或经历有着某种共同之处。

最后的"马前何害不相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理解。即使他们并驾齐驱,也可能因为各自的道路不同,而不必相互了解,甚至可能无碍于彼此的存在。这句诗寓含了对个性独立和命运各异的哲理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象征,探讨了命运、选择和个人理解的主题,展现出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凉州词

九月霜高塞草腓,征鸿无数向南飞。

深闺莫道秋砧冷,夜夜寒光满铁衣。

(0)

殢人娇.观木偶戏

刻木牵丝,一样红颜白发。翻舞袖、灯前遮曳。

悲欢离合,啼笑无些别。相对处、同是邯郸梦客。

儿女情场,英雄事业。随人颠倒何时歇。

劳劳名利,就里尤真切。到头来、付与晓风残月。

(0)

啬薇

阑干红亚绿扶疏,袅袅烟中态有余。

酒点春酥匀月面,香熏晴麝散风裾。

石家侍妾朝开幄,虢国诸姨晚斗车。

高架不须愁棘刺,欲栽桃李意何如。

(0)

丙戌岁朝

投老余生又到春,萧萧短发尚为人。

世情已觉趋时便,天道难言与善亲。

梦里山川存故国,劫余门巷失比邻。

野人忆著前年事,洒泪临风问大钧。

(0)

汪汉翀水部晚年举子赋此志赠

此道深明岁月长,麒麟掠地见威光。

金炉不藉罗浮草,玉树偏生南国香。

一枕几回轮吐纳,五羊何必忆家乡。

尚平消息凭儿女,葛令当年太着忙。

(0)

掬水月在手

玉盆满注苍龙吐,寒光直射清虚府。

水月相逢不可分,山河倒影真堪数。

一泓清彻浸春葱,擎得嫦娥在掌中。

疑是瑶池仙子伴,故将金镜照天宫。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