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闭圞月,人閒寂寞愁。
蟾寒丹桂老,河淡白榆秋。
明镜消银烛,清樽对白头。
别离怜尔照,清景莫西流。
千里同明月,离人几处看。
形因多病改,书欲寄愁难。
高露浮空气,疏花照夜寒。
昔年同此乐,今夕路漫漫。
前烛知宵永,添衣觉露滋。
系檐蛛托网,栖树鸟馀枝。
吟咏怜儿解,艰虞畏母知。
谁惊一行雁,南北各天涯。
天上闭圞月,人閒寂寞愁。
蟾寒丹桂老,河淡白榆秋。
明镜消银烛,清樽对白头。
别离怜尔照,清景莫西流。
千里同明月,离人几处看。
形因多病改,书欲寄愁难。
高露浮空气,疏花照夜寒。
昔年同此乐,今夕路漫漫。
前烛知宵永,添衣觉露滋。
系檐蛛托网,栖树鸟馀枝。
吟咏怜儿解,艰虞畏母知。
谁惊一行雁,南北各天涯。
这首清代李长霞的《中秋对月》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独自对月的寂寥心情。首联“天上闭圞月,人閒寂寞愁”以月圆象征团圆,而人间却充满寂寥与愁绪,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蟾寒丹桂老,河淡白榆秋”通过描绘月色下寒气袭人的景象,渲染出秋天的凄凉。
颔联“明镜消银烛,清樽对白头”写诗人对着明亮如镜的月光,独自饮酒,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颈联“别离怜尔照,清景莫西流”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希望月光能长久停留。
中间两联通过“千里同明月,离人几处看”表达出虽然相隔千里,但都能共享同一轮明月的无奈,以及“形因多病改,书欲寄愁难”的身体状况和无法传递相思之苦的困境。
尾联“谁惊一行雁,南北各天涯”以雁南飞的景象,寓言自己与亲人天各一方,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中秋佳节时的孤独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