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杨子勤日知荟说讲义印本后》
《题杨子勤日知荟说讲义印本后》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圣清极盛稽乾隆,十全五福基补桐。

初元日知裒少作,檃括四部光熊熊。

六传神孙缵祖绪,遁野听训畴司聪?

从臣奉敕上讲义,经纬经史观其通。

间徵前事藉毖后,长源敬舆孰与忠?

暝思晨写斋祓进,对越陟降孚渊衷。

廿年龙德有潜见,远蹑王迹都岐丰。

是编在御资出治,留副私邸星垂终。

改元臣齿正七十,门下称寿群希风。

聚珍排印旬月毕,为国龟鉴流无穷。

君之撰述重域外,匪独文同心理同。

圣功王道乍睹此,得勿纸贵沧溟东?

几馀讲筵本家法,嗫嚅世莫疑是翁。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题杨子勤日知荟说讲义印本后》。诗中赞美了杨子勤所编纂的《日知荟说讲义》一书,认为该书不仅在学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在道德和文化层面上也体现了与圣王之道的契合。

诗的开头提到乾隆盛世,强调了十全五福的基础,以及杨子勤在初元之日所作的贡献,将四部经典光耀地汇集在一起。接着,诗人赞扬了杨子勤的后代继承先祖遗志,以及朝廷官员奉命上呈讲义,展现出了对经典的深入理解和广泛知识。诗中还提到了通过借鉴历史事件来警示未来,以及对先贤的尊敬和忠诚。

进一步,诗人描述了杨子勤在夜晚思考并在清晨完成作品的过程,表达了他对圣王之道的深刻理解,并将其视为国家的宝贵资源。诗中还提到杨子勤的作品在域外同样受到重视,不仅仅在文学上,更在思想上与世界相通。最后,诗人感慨于杨子勤的成就,认为他的著作将广为人知,成为流传不朽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杨子勤及其作品的赞美,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人学术成就的崇敬。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友竹居

扶疏北窗下,坐处挹清芬。

为问延三益,何如对此君。

(0)

响水关

飞泉来断壑,声咽不堪流。

何以函关客,遥心寄陇头。

(0)

宋宪使见访之闽

曾记腰章宰邑年,忽看持节下江天。

种成桃树留遗泽,折取梅花赠别筵。

横海楼船聊自泛,悲秋辞赋有人传。

闽中为报烽烟息,前席行当赐召还。

(0)

追悼白贞甫索其遗文

主客风流数乐天,仪曹清暇俨如仙。

弹冠共记趋朝日,撤瑟俄惊叹逝年。

长吉囊诗空自秘,中郎抱论与谁传。

他时汉使如相访,只恐文姬诵未全。

(0)

答真阳周绍稷

滇徼辞官老更休,河阳试宰仕初优。

春前剖鲤传书至,天上乘凫伫舄游。

想见仪容劳北海,犹闻涕泪洒西州。

茂陵遗草君收取,他日应逢使者求。

(0)

一村叟

傍村新卜小斋成,坐对门前春水生。

雨过西山多爽气,日长高树有啼莺。

香醪随意遗邻舍,车马无喧远市城。

何事明时有好隐,古来丘壑本同情。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