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风流数乐天,仪曹清暇俨如仙。
弹冠共记趋朝日,撤瑟俄惊叹逝年。
长吉囊诗空自秘,中郎抱论与谁传。
他时汉使如相访,只恐文姬诵未全。
主客风流数乐天,仪曹清暇俨如仙。
弹冠共记趋朝日,撤瑟俄惊叹逝年。
长吉囊诗空自秘,中郎抱论与谁传。
他时汉使如相访,只恐文姬诵未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为追悼友人白贞甫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其遗作的珍视。首联“主客风流数乐天,仪曹清暇俨如仙”以乐天比喻逝者,暗示其风流倜傥,如同神仙般超凡脱俗;“仪曹”则点出逝者生前的身份,通过“清暇”描绘其闲适的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颔联“弹冠共记趋朝日,撤瑟俄惊叹逝年”转而回忆逝者生前与自己共同朝堂的日子,弹冠相庆的情景历历在目,然而时光荏苒,岁月无情,感叹逝去的年华,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颈联“长吉囊诗空自秘,中郎抱论与谁传”提到逝者的作品,以李贺(字长吉)和蔡邕(字伯喈,又称中郎)为喻,暗示逝者才华横溢,作品却未能广泛流传,表达了对逝者遗作未能得到充分传承的遗憾。
尾联“他时汉使如相访,只恐文姬诵未全”以历史典故结尾,借蔡文姬(蔡邕之女)的故事,表达对逝者作品完整性的担忧,希望未来有人能完整地了解和传承逝者的精神与作品,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作品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才华及作品的回顾,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其作品价值的认同,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