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谷深陵几度更,青山一片石崚嶒。
濛濛草露沾衣湿,暝日风林吹鬼灯。
高谷深陵几度更,青山一片石崚嶒。
濛濛草露沾衣湿,暝日风林吹鬼灯。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山行所见的自然景色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高谷深陵几度更”,以“高谷深陵”描绘出山势的峻峭与深远,暗示了行进的艰难与旅程的漫长。“几度更”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反复,营造了一种时间感和空间感交织的意境。
次句“青山一片石崚嶒”,进一步刻画了山的形态,用“一片”形容青山的连绵不绝,而“石崚嶒”则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的嶙峋与险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雄伟。
第三句“濛濛草露沾衣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雾气与露水,营造了一种湿润而清新的氛围。这里的“濛濛”不仅指出了雾气的轻柔与朦胧,也暗示了空气的清新与湿润,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一句“暝日风林吹鬼灯”,将视线转向傍晚时分的山林,用“暝日”点明时间的转换,而“风林”则描绘了晚风拂过树林的景象。这里的“鬼灯”可能是指远处若隐若现的灯火,或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未知的想象,既增添了神秘感,也表达了对归途的期待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行中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旅途的感慨,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主人发天秘,篱落成沧浪。
孤亭如凫珣,载我浮中央。
清飙扇巾帻,山翠滴壶觞。
游鱼聚檐影,飞絮骨海棠。
聊将倦游客,一笑酬年光。
森森万竿竹,飒沓驱商羊。
镜面乱浮沫,藻荇相扶将。
须臾动涟漪,草木耿斜阳。
我闻庐陵风景天下无,孤峰耸绝凌荆吴。
东南两山互昏晓,日月重冈森蔽亏。
龙洲却过太和县,武峰卓立香城居。
地灵宜有杰人出,举目便觉江河殊。
六一仙翁呼不起,高节清风照桑梓。
乡里于今说故家,诗书有泽遗孙子。
芬芳玉树被中庭,辟易名驹在千里。
黄甲题名气吐虹,太微执法心如水。
远别庭闱今几年,孤云望断旧山川。
青阳宛宛白日暮,一顾魂魄俱茫然。
馀情散入大江水,归梦正落幽林前。
林中老人年七十,面渥童颜发凝漆。
华屋山中宰相家,锦衣天上神仙客。
生儿蚤入鹓鹭行,投老不忘山水窟。
百岁优游自可期,故园风物正芳时。
悠悠忠孝丈夫事,荣枯利达真儿嬉。
太行山上瞻云客,应有房陵西去思。
《欧时熙家山图》【明·张宁】我闻庐陵风景天下无,孤峰耸绝凌荆吴。东南两山互昏晓,日月重冈森蔽亏。龙洲却过太和县,武峰卓立香城居。地灵宜有杰人出,举目便觉江河殊。六一仙翁呼不起,高节清风照桑梓。乡里于今说故家,诗书有泽遗孙子。芬芳玉树被中庭,辟易名驹在千里。黄甲题名气吐虹,太微执法心如水。远别庭闱今几年,孤云望断旧山川。青阳宛宛白日暮,一顾魂魄俱茫然。馀情散入大江水,归梦正落幽林前。林中老人年七十,面渥童颜发凝漆。华屋山中宰相家,锦衣天上神仙客。生儿蚤入鹓鹭行,投老不忘山水窟。百岁优游自可期,故园风物正芳时。悠悠忠孝丈夫事,荣枯利达真儿嬉。太行山上瞻云客,应有房陵西去思。
https://shici.929r.com/shici/ENesf.html
岁序行已周,天寒日将暮。
门户了无营,山林阒如故。
彤云被层空,时雪纷已堕。
玄冥涤群华,过眼一纯素。
风恬晚声寂,古气塞窗户。
贞居久遗旷,值此忽超悟。
呼鱼烟外汀,沽酒桥北路。
烹鲜酹华月,妇子环榻坐。
清歌振冥寂,真态忘陋固。
悠悠百年中,清赏亦有数。
劳思竟何禆,快意欣所遇。
犹怀见睨馀,流想鸿迹去。
望望剡溪舟,苍茫是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