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隋侯珠,弹雀千仞峰。
勿以和氏璧,投人昏夜中。
弹雀不可期,投人未必容。
大贤恶皦皦,所以明若蒙。
勿以隋侯珠,弹雀千仞峰。
勿以和氏璧,投人昏夜中。
弹雀不可期,投人未必容。
大贤恶皦皦,所以明若蒙。
这首诗通过类比手法,表达了对大贤品质的赞美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首句“勿以隋侯珠,弹雀千仞峰”,将珍贵的隋侯珠比喻为杰出的人才,却用来做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同将明珠用于弹射小鸟,形象地讽刺了人才被浪费的现象。接着,“勿以和氏璧,投人昏夜中”进一步强调,即使拥有如和氏璧般珍贵的才能,也可能会在混乱不明的环境中被忽视或误解。
“弹雀不可期,投人未必容”两句,指出即使有再高的才能,也可能因为环境或时机的不成熟而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或使用。这种现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才选拔机制的不满,以及对社会公平性的质疑。
最后,“大贤恶皦皦,所以明若蒙”则揭示了社会上对大贤的误解或不公对待。这里的“皦皦”形容光明磊落,但大贤反而被误解或受到压抑,如同明亮的光芒被蒙蔽。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同情,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批评,暗示了在某些时代,真正的大贤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才价值和社会公正性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和启示性。
天高北风寒,日薄岁云暮。
衰年畏奔走,乃复在途路。
山村投寓舍,所历遇亲故。
具言违别久,相问未知处。
兹晨丧乱中,讵意忽欢聚。
留客坐西窗,呼儿忙治具。
家酿熟未篘,旧醅邻所助。
笋蔌杂梅䕩,火豆连蔬茹。
惭愧齿牙疏,杯盘宜我恕。
鸡肥割黄膏,苦劝频下箸。
杂坐同几席,谁能嗔礼数。
翁年当自宽,鄙野得真趣。
所愿息兵甲,田里无征赋。
借屋傍流泉,从子山中住。
月中仙人白兔公,缟衣翩然乘玉虹。
遗我利器五色光,将使奏赋蓬莱宫。
江淹老去才思劣,夜郎归来亦华发。
愿乞瑶池不死方,须得玄霜和紫雪。
剥啄叩门秋梦回,有客真为黄香来。
坐中顿见两毛颖,脱帽露顶美且䰄。
君不闻朔土贵人执笏思对事,仓卒墨丸磨盾鼻。
何曾望见㕙与䨲,马上柳条能作字。
后来雪庵松雪俱善书,始爱都人张生黄鼠须。
安知沈郎晚出笔更好,犹及馆阁供欧虞。
拔奇取俊锋锷见,双兔健似生于菟。
用之不啻仗手檛,颠倒纵横随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