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酉马上引玄幢,一队黎奴五十双。
六角帽儿当铁甲,箭头落处万人降。
土酉马上引玄幢,一队黎奴五十双。
六角帽儿当铁甲,箭头落处万人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战争场景,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土酉马上引玄幢",开篇即以“土酉”点出时间或方位,暗示了某种特定的历史背景或地理环境。“马上引玄幢”则形象地描绘了指挥官骑在马上,手持象征权威的旗帜,引领大军前进的场景,透露出一种威严和领导力。
接着,“一队黎奴五十双”描述了跟随在指挥官身边的士兵队伍,这里的“黎奴”可能指的是低级士兵或奴隶兵,数量为五十对,即一百人。这样的描述既展示了军队规模,也暗示了可能存在的社会阶层差异。
“六角帽儿当铁甲”一句,巧妙地将六角形的帽子与铁甲进行了类比,形象地说明了士兵们虽然穿着简易的六角帽,但他们的精神和意志如同坚固的铁甲一样不可动摇,表现了士兵们的勇敢和坚定。
最后,“箭头落处万人降”则直接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和最终的结果。箭矢如雨般落下,意味着战斗的激烈和残酷,而“万人降”则表明敌军在如此激烈的攻势下溃败,显示出指挥官策略的成功和军队的强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壮阔场面和军事力量的对比,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战争中人性、勇气与策略的深刻思考。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諠。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
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