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腰章宰邑年,忽看持节下江天。
种成桃树留遗泽,折取梅花赠别筵。
横海楼船聊自泛,悲秋辞赋有人传。
闽中为报烽烟息,前席行当赐召还。
曾记腰章宰邑年,忽看持节下江天。
种成桃树留遗泽,折取梅花赠别筵。
横海楼船聊自泛,悲秋辞赋有人传。
闽中为报烽烟息,前席行当赐召还。
这首诗描绘了宋宪使访问福建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地方官员任期结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曾记腰章宰邑年,忽看持节下江天”,以“腰章”和“持节”这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官员在地方任职的场景,同时暗示了其突然离任的意外。这里的“江天”既指自然景象,也暗含离别之意。
颔联“种成桃树留遗泽,折取梅花赠别筵”,通过“桃树”和“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地方治理成果的肯定和对离任官员的深情厚谊。桃树象征着繁荣与永续,梅花则寓意着高洁与离别之情。
颈联“横海楼船聊自泛,悲秋辞赋有人传”,描绘了官员乘船远行,面对大海的壮阔景象,内心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离别的哀愁。而“悲秋辞赋”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尾联“闽中为报烽烟息,前席行当赐召还”,表达了对福建地区和平稳定的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官员可能即将被召回朝廷,承担新的使命。这一联既是对当前局面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可能变化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员离任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地方治理成果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历史感。
涧谷深深图画开,依稀潭第等蓬莱。
雨馀远岫青凝黛,水涨平池绿泼醅。
话旧西窗烧绛蜡,吟情东阁动寒梅。
杜陵已喜千间庇,司马应怜四壁颓。
下榻每应高士至,抱琴时有故人来。
采芝不独商山老,亦有韬光辅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