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何曾畏简书,是非终不到庭除。
衣忘纨绮食忘肉,山可樵苏水可渔。
民物遇秦多坎轲,世情如蜀几崎呕。
有时自说江湖梦,一笑梅花月上初。
毁誉何曾畏简书,是非终不到庭除。
衣忘纨绮食忘肉,山可樵苏水可渔。
民物遇秦多坎轲,世情如蜀几崎呕。
有时自说江湖梦,一笑梅花月上初。
这首诗《和山居六咏(其四)》由元代诗人曹文晦所作,通过“毁誉何曾畏简书,是非终不到庭除”两句,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对名誉与是非的淡然态度,不为外界评价所动,也不被世俗是非所困扰。接下来,“衣忘纨绮食忘肉,山可樵苏水可渔”两句,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衣着简朴,饮食清淡,乐于山林间的劳作与渔猎,体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
“民物遇秦多坎轲,世情如蜀几崎呕”两句,诗人以历史上的秦朝与地理上的蜀地为喻,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世事多变、人心难测的社会现实。最后,“有时自说江湖梦,一笑梅花月上初”两句,诗人以江湖梦自喻,既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梅花月上初”的景象,则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充满希望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夸说洪都,西滕王阁,北豫章台。
对雨帘半卷,江横如旧,沟亭敧压,梯上无媒。
但有江山,更无豪杰,拔脚风尘外一杯。
题千墨,须杜陵老手,太白天才。力能笔走风雷。
人道是闽乡老万回。
把崇天普地,层胸荡出,横今竖古,信手拈来。
使翰墨场,著伏波老,上马犹堪矍铄哉。
今耄矣,独莼鲈在梦,泉石萦怀。
男儿三十未成名,肯但区区事笔耕。
王粲平时希负鼎,贾生今日请长缨。
漫漫海内妖氛暗,策策腰间老剑鸣。
会使苍生重奠枕,北山休顾小猿惊。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
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
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
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
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
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