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
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
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
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
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
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
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
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
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
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
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声声慢·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切怀念。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场景。檀栾金碧可能指的是黄昏时分的天色,而婀娜蓬莱则形容了山峦的柔美。游云不蘸芳洲,意味着云彩轻盈,不染尘世的俗气。露柳霜莲形容了秋晨的露水和霜冻后的荷花,一切景象都在点缀中显现出秋天的意境。
"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
这两句描写了一位女子的模样,她的眉宇如初绘制,尚未固定,带着几分羞涩,似乎在低声细语,身姿也略显柔弱,如同低头护卫着墙头上的花朵。
"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诗人表达了对远去者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在这里,"愁送远"和"驻西台车马"都是送别的情景,而"共惜临流"则是共同珍惜那些在水边相聚的时刻。后面几句提到了池亭,那里曾经有过许多宴会,但如今花朵已经凋落,剩下的只是对往昔美好的回忆。
"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
这几句继续描述了一位女子的形象,她的肌肤如同粉末般细腻,而在她的衣袖间还残留着淡淡的香气。这位女子坐在翠涟边,用手轻拍着水面,目光时而投向自己的新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和忧郁。
"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最后几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窗帘半卷,阳光透过缝隙,映照着室内的黄花,而那位女子正坐在小楼中,似乎与外界隔绝,享受着这份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间细腻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从生活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经过诗人的笔触,变得更加生动和动人心弦。
我览图经寻岳渎,东至太行入王屋。
崎岖千里不敢辞,手策桃枝九节竹。
举头贪看华盖峰,蓦然身入翠微谷。
上方楼阁与云齐,金碧交光射林麓。
探奇直度瘦龙脊,千仞断厓横独木。
虚皇之观紫金堂,绝胜洞天三十六。
日精月华左右分,黛色参天如削玉。
厓下飞流太乙泉,自是天关通地轴。
巡山使者持赤刀,咫尺蛟宫谁敢黩。
或闻仙犬吹仙灯,或睹仙人跨仙鹿。
林泉处处惬予心,摒挡琴书将卜筑。
药匮麻笼春复春,蟠桃毕竟何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