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影里,般若光中。互为主伴,法界融通。
白云片片,帝网重重。形分万派,月印寒空。
道人活计,古佛家风。自他兼济,无功之功。
高著眼,莫狐疑。卷舒自在,今正是时。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毗卢影里,般若光中。互为主伴,法界融通。
白云片片,帝网重重。形分万派,月印寒空。
道人活计,古佛家风。自他兼济,无功之功。
高著眼,莫狐疑。卷舒自在,今正是时。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宁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佛法理念。"毗卢影里,般若光中"描绘了佛性的光明与广大,暗示了佛法无所不在的境界。"互为主伴,法界融通"强调了佛法中的相互依存和宇宙法界的统一。"白云片片,帝网重重"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佛法的深邃和复杂。
"形分万派,月印寒空"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多样性和深远影响,如同月光照亮寒空,普照众生。"道人活计,古佛家风"表达了修行者的日常生活遵循着古圣先贤的教诲,保持着简朴和智慧。"自他兼济,无功之功"体现了佛教的慈悲为怀,行善不求回报。
最后两句"高著眼,莫狐疑"鼓励人们要有开阔的视野,去除疑惑,"卷舒自在,今正是时"则强调把握当下,随缘自在。"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则以生动的方式告诫世人,只有具备相应修为的人才应展示其内在的修养,不做无谓的炫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诗,富有禅意,展现了释道宁禅师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生活的态度。
单君家本东州住,十载栖栖守儒素。
一官新领广文毡,宛在长江最西处。
江花江水朝暮流,却望家乡思旧游。
想像当时读书处,斋居萧飒冷如秋。
自从来作江西客,留得平生心不易。
一斋况味冷如初,任使人间自炎赫。
岁云暮矣飞严霜,东园岂复遗芬芳。
贞松老柏挺孤操,蔚然秀发千寻冈。
人生抱道贵如此,肯逐繁英共浮靡。
世上谁知郑广文,洛阳岂识袁高士。
嗟子避热三十年,冷斋寒席心久便。
人生老去本戒得,况乃层冰心素坚。
感君少壮负奇志,凡马群中见骐骥。
愿君中道勿自疑,晚节苦贞宜愈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