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泉来断壑,声咽不堪流。
何以函关客,遥心寄陇头。
飞泉来断壑,声咽不堪流。
何以函关客,遥心寄陇头。
这首诗名为《响水关》,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诗中描绘了飞泉从断崖奔腾而下的壮丽景象,泉水在山谷间回荡,发出低沉而悠长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诗人以“声咽不堪流”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泉水在流动过程中的哀怨与无奈,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情感色彩。
接着,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遥远的关隘相联系,通过“何以函关客,遥心寄陇头”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函关,即函谷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常被用来象征边关或远方。诗人借由眼前的山水之景,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使得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
全诗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情牵挂。
路出南州向北来,吴山梅冷粤山开。
阳和次第随程到,一月吹香管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