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愁多病,乡心忆故居。
山泉频调水,园吏例供蔬。
瘦骨难扶杖,荒城苦借书。
有身应有患,即此悟真如。
薄宦愁多病,乡心忆故居。
山泉频调水,园吏例供蔬。
瘦骨难扶杖,荒城苦借书。
有身应有患,即此悟真如。
这首清代诗人张冲之的《卧病》表达了作者作为低微官职中的人,因疾病缠身而倍感忧虑和思乡之情。首句“薄宦愁多病”,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困境,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乡心忆故居”进一步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流露出浓厚的思乡之情。
“山泉频调水,园吏例供蔬”两句,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饮用山泉、获取园中蔬菜,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在异乡的孤独。这些寻常小事在诗中却显得尤为珍贵,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生活的向往。
“瘦骨难扶杖,荒城苦借书”描绘了诗人身体虚弱,连走路都困难,只能依靠拐杖,同时在荒凉的城市中艰难地借书以消磨时光,显示出其内心的孤寂和对知识的渴望。
最后两句“有身应有患,即此悟真如”,诗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认识到人生的苦难和无常,从而在此刻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心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瑞龙千丈何蜿蜒,苍鳞翠鬣翔江边。
路逢镜湖乃下驻,玩珠不去知何年。
七州元帅拥画戟,全家终日楼居仙。
霜笳一曲入银汉,碧瓦万叠浮岚烟。
其间望海最杰观,疏豁坐占蓬莱先。
风云变化几席上,蛟鼍出没阑干前。
手扪心房倚北斗,眼中万象俱森然。
尚书唤客共领略,远坊十里闻管弦。
从容赋诗出妙思,超绝欲拍微之肩。
坐中有客垂九十,追逐无路空自怜。
夜阑客散公归院,笙歌隐隐在半天。
向来老客今何处,菱唱三更起钓船。
爱山入骨髓,嗜酒在膏肓。
跌宕风烟外,歌呼曲蘖傍。
虚窗天柱晓,小瓮橐泉香。
垂老叨微禄,斋居静不忙。
古人不轻出,出则尧舜其君民。
古人不轻隐,隐则坐使风俗淳。
孰知后世乃不然,唐虞日远如飞烟。
异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夏先。
穷居求志达行道,傥不塞责真负天。
士固不可苟富贵,顾亦岂可徒贫贱。
如其一念有愧心,宁不终身戴惭面。
老夫少年铁铸砚,欲窥圣门终未见。
祝君勿恃来日长,八九十年如掣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