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吞日天欲暮,城西捩柁城东路。
莼羹菰饭香满船,正是江头落帆处。
荻洲渔火远更明,烟水苍茫闻雁声。
不是绿尊能破闷,白头客路若为情。
碧云吞日天欲暮,城西捩柁城东路。
莼羹菰饭香满船,正是江头落帆处。
荻洲渔火远更明,烟水苍茫闻雁声。
不是绿尊能破闷,白头客路若为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江边的宁静而略带愁绪的画面。首句“碧云吞日天欲暮”以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即将结束一天的旅程。接下来,“城西捩柁城东路”,通过船只转向,暗示了诗人从西岸驶向东岸,可能是在寻找泊船之处。
“莼羹菰饭香满船”描绘出船上飘来的饭菜香气,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江上的宁静,然而“正是江头落帆处”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或归乡之情。诗人借助“落帆”这一动作,表达了对未知的期待和对家乡的思念。
“荻洲渔火远更明”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远处的渔火在烟水苍茫中显得格外明亮,与“雁声”相呼应,增添了孤寂和思乡的情绪。最后两句“不是绿尊能破闷,白头客路若为情”,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即使有美酒也无法排解旅途中的孤独和愁绪,尤其是对于一个白发苍苍的旅人来说,这种情感更为深沉。
总的来说,陆游的《樊江晚泊》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刺促何刺促,江上秋风破茅屋。谁怜杜少陵?
长歌之哀甚于哭。
故山可望不可归,髑髅台高春草绿。
浮云滓日竟谁洗?烈火连天势难扑。
三农不复把锄犁,风雨荷戈城上宿。
于戏人生有子作征夫,不如返哺林间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