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郭顺之赴廷试》
《送郭顺之赴廷试》全文
宋 / 李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半生铁砚不偿劳,揽镜惊心已二毛。

缚虎正须还老手,插貂未肯付儿曹。

九天日月披晨翳,三峡鱼龙息夜涛。

闻说西湖冠天下,水光山色动挥毫。

(0)
翻译
半生研磨铁砚,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照镜子时发现两鬓已斑白。
对付猛虎这样的大事,还得倚仗经验丰富的老手,佩戴貂蝉帽这样的高位象征,我还不愿轻易交给年轻人。
在九天之上,太阳和月亮驱散了清晨的云雾,三峡的鱼龙也停止了夜晚的波涛。
听说西湖被誉为天下最美的地方,那里的水光山色激发了我挥毫泼墨的灵感。
注释
半生:一生中的一半。
铁砚:坚硬的砚台,常用来比喻刻苦学习。
偿劳:得到应有的回报。
揽镜:照镜子。
二毛:指头发斑白。
缚虎:制服猛虎,比喻处理棘手之事。
老手:经验丰富的人。
插貂:古代官员佩戴的貂蝉帽,象征高位。
儿曹:年轻人。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常用来形容极高之处。
晨翳:清晨的云雾。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
息夜涛:停止夜晚的波涛。
西湖:中国著名的湖泊,以美景著称。
冠天下:位居天下第一。
水光山色:湖光山色的自然景色。
动挥毫:激发创作灵感,拿起笔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名为《送郭顺之赴廷试》。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支持与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半生铁砚不偿劳”一句,通过对铁砚的打磨来比喻岁月的消逝和个人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下一句“揽镜惊心已二毛”则是诗人自嘲年纪渐老,头发斑白。

接下来的“缚虎正须还老手”表达了对朋友郭顺之即将赴试的鼓励和期望,即便自己年龄增长,但仍需要展现出过往的本领。紧接着,“插貂未肯付儿曹”则是在强调诗人自己虽然年迈,但对于学问和事业依然充满热情,不愿意将其交给后辈。

“九天日月披晨翳,三峡鱼龙息夜涛”两句,是在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意着考生郭顺之即将面对的重要时刻和挑战。九天代表广阔无垠,日月则是光明与时间的象征;三峡鱼龙则暗示了险峻和潜在力量。

最后,“闻说西湖冠天下,水光山色动挥毫”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赏,以及被这种景色激发创作欲望的感受。这里的“西湖”不仅是地理上的描述,更是文化和历史沉淀下来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自身对于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李吕
朝代:宋   籍贯:记诵过   生辰:1122—1198

李吕[1122年~1198年]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
猜你喜欢

岳州众湖阻风·其二

偶系扁舟枕绿莎,旋移深处避惊波。

晓来闲共渔人话,此去巴陵路几多。

(0)

泊姑熟口

杳杳金陵路,难禁欲断魂。

雨晴山有态,风晚水无痕。

远色千樯岸,愁声一笛村。

如何遣怀抱,诗毕自开尊。

(0)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其六

主中之宾,温故知新。互换相照,师子嚬呻。

(0)

鳄渚夜渡

万木萧萧下,人归鳄渚秋。

星河明极浦,渔火淡孤舟。

桥影双流合,山痕一发浮。

乡心何处认,凉月正当头。

(0)

题灵泉寺

入谷先生一阵香,异花奇木簇禅堂。

可怜门外高低路,万毂千蹄日日忙。

(0)

嫚侮群豪誇大度,可怜容得辟阳侯。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