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素满皇州,沟塍喜泽流。
迫来春冷剧,挽得腊寒留。
迟觉风光好,平添景致幽。
独思畎亩畔,于耜有妨不。
积素满皇州,沟塍喜泽流。
迫来春冷剧,挽得腊寒留。
迟觉风光好,平添景致幽。
独思畎亩畔,于耜有妨不。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临之际,京城内积雪覆盖的景象以及春寒料峭的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
首句“积素满皇州”,开篇即点明京城被皑皑白雪覆盖的情景,“积素”二字形象地描绘出雪的厚重与洁白。“沟塍喜泽流”,紧随其后,表达了对春雨滋润大地的喜悦之情,沟渠中的水流显得格外欢快,为大地带来生机。
接着,“迫来春冷剧,挽得腊寒留”,这两句转折,描绘了春寒逼人的景象。虽然春天的气息渐近,但寒冷并未完全退去,仿佛是挽留着冬天的余寒。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寒以生命力,生动地表现了季节交替时的微妙变化。
“迟觉风光好,平添景致幽”,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期待与欣赏。尽管春寒未尽,但诗人已能感受到春光的美好,景色在冬末春初之际显得更加宁静而幽美。
最后,“独思畎亩畔,于耜有妨不”,诗人将思绪转向田间地头,思考着农事活动。在这样的季节里,是否会影响到农民们耕作的准备?这一问,既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寒时节的独特风貌,以及诗人对自然变化和农事活动的深切感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
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
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
无人识高韵,荐于天子傍。
况我愚朴姿,强趋利名场。
远同干贵人,身举固难彰。
昔逢汴水滨,今会习池阳。
岂无再来期,顾恐非此方。
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
离别勿复道,所贵不相忘。
学得餐霞法,逢人与小还。
身轻曾试鹤,力弱未离山。
无食犬犹在,不耕牛自闲。
朝朝空漱水,叩齿草堂间。
能将直道历荣班,事著元和实录间。
三表自陈辞北阙,一家相送入南山。
买来侍女教人嫁,赐得朝衣在箧闲。
宅近青山高静处,时归林下暂开关。
朝廷重寄在关东,共说从前选上公。
勋业新城大梁镇,恩荣更守洛阳宫。
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
每领群臣拜章庆,半开门仗日曈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