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官赛却坐江隈,烟水悠悠霁景开。
精魄不知何处在,野风吹起纸钱灰。
婆官赛却坐江隈,烟水悠悠霁景开。
精魄不知何处在,野风吹起纸钱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渔人野祭场景。首句“婆官赛却坐江隈”,以“婆官”这一民间祭祀的称谓,点明了祭典的性质与地点,江边的特定环境为祭典增添了几分肃穆与神秘。接着,“烟水悠悠霁景开”一句,通过“烟水”和“霁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是祭典结束后,江面恢复了平静,但空气中弥漫着的哀思并未散去。
“精魄不知何处在,野风吹起纸钱灰。”这两句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通过询问“精魄”(祭品或祭者所寄托的灵魂)的去向,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之情。而“野风吹起纸钱灰”则以自然界的风力,象征性地揭示了祭品化为灰烬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以及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在描绘祭典场景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死亡及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
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
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
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
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