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幔滴何已,欹床漏不禁。
涨添淮水□,□□□山深。
疲敝须时策,诛求岂帝心。
□□□□□,藿食夜沾襟。
湿幔滴何已,欹床漏不禁。
涨添淮水□,□□□山深。
疲敝须时策,诛求岂帝心。
□□□□□,藿食夜沾襟。
这首诗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天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民生疾苦与内心的感慨。
首联“湿幔滴何已,欹床漏不禁”描绘了雨天室内湿气弥漫,雨滴不停敲打湿幔,使得床榻倾斜,屋漏无法阻止雨水的侵袭,形象地展现了雨势之大和持续时间之长。
颔联“涨添淮水□,□□□山深”通过淮河水位上涨,山林深处被雨水浸润,进一步渲染了雨势的猛烈和自然环境的改变。
颈联“疲敝须时策,诛求岂帝心”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指出百姓在连日大雨中生活困顿,需要适时的政策来缓解困境,同时也质疑为何会有如此频繁的征税,这并非帝王的本意。
尾联“□□□□□,藿食夜沾襟”以“沾襟”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百姓苦难时内心的悲痛与同情,即使只是简单地吃着豆叶(藿食),夜晚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