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桂苑下瀛洲,君宠难忘志未酬。
今戴豸冠辞上国,又分龙节向南州。
跛鳖应贻骐骥笑,飞鸿亦有稻粱谋。
道傍杨柳不堪折,江上梅花相忆不。
一从桂苑下瀛洲,君宠难忘志未酬。
今戴豸冠辞上国,又分龙节向南州。
跛鳖应贻骐骥笑,飞鸿亦有稻粱谋。
道傍杨柳不堪折,江上梅花相忆不。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为友人笃烈图敬夫赴任南台御史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对其仕途的期许。
首句“一从桂苑下瀛洲”以“桂苑”象征朝廷,暗指敬夫离开京城,暗示其被贬或外放的境遇;“瀛洲”则寓指南方之地,形象地描绘了他前往新的任职之地。第二句“君宠难忘志未酬”表达了诗人对敬夫未能实现抱负的惋惜,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鼓励,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
第三句“今戴豸冠辞上国”中的“豸冠”是御史的官帽,表明敬夫新任御史,而“辞上国”则再次强调了他离开京城。第四句“又分龙节向南州”中的“龙节”是古代使臣出行的仪仗,此处象征着敬夫的使命,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南行。
第五、六句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跛鳖”,敬夫比作“骐骥”,暗示自己虽不如敬夫才能出众,但仍能理解他的选择,同时表达出对敬夫能否适应新环境、实现自我价值的关切。“飞鸿亦有稻粱谋”则是说连飞鸟也有觅食的考虑,以此劝勉敬夫在南州也要为自己谋取生计。
最后两句“道傍杨柳不堪折,江上梅花相忆不”以道旁的杨柳和江上的梅花作为意象,寄托了诗人对敬夫的思念之情。杨柳易折,象征离别之苦,而梅花的坚韧则寓意敬夫的品格,即使相隔千里,诗人仍期待与敬夫友谊长存。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友人处境的理解,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仕途的深沉思考。
神山一堕罡风劫,三生坠欢空记。
黛恨难传,红情渐减,闲却笔尖眉意。伤春况味。
又歌扇飘零,舞衣憔悴。
惯听琵琶,青衫禁得几回泪。
琐窗旧时啼乌,甚悤悤催换,镜里尘世。
今夜西楼,半钩凉月,慵照彩鸾孤戏。愁妆印水。
料翠被香残,紫箫声脆。梦到银屏,灵狸花底睡。
功名马汗,与文章牛汗。赢得新霜鬓边满。
问何如、一舸鸥国招凉,花世界、不管人间理乱。
碧云香似海,沈醉吴王,鸳梦何知有秦汉。
销夏古湾头,花落花开,千秋事、水流难转。
喜坐对如花素心人,把绿意红情,霎时都换。
怅垂杨、不系春船,丝丝枉织怨碧。
蠹树心空,鸿沙爪静,留住烟篷客。旧移椿,已难识。
云影潮痕换今昔。愁寂。被渔火照见,秋来陈迹。
梦惊晚汐。看银鸥、睡处波才尺。
唤绿蓑冲晓,忍寒乍解,一手霜华白。
记追凉,藕花国。神女祠前正堕月。还忆。
钓舟酣卧,任他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