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绕花宫隔世尘,十年登阁悟前因。
白莲影现池中水,半是匡山社里人。
水绕花宫隔世尘,十年登阁悟前因。
白莲影现池中水,半是匡山社里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景象。诗人站在宝莲阁上,环视四周,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祥和。"水绕花宫隔世尘",水环绕着花宫,仿佛将外界的尘嚣隔绝开来,营造出一个独立于世外桃源般的境地。"十年登阁悟前因",诗人或许是在这十年间多次登临此阁,每一次都让他有所感悟,或许是对人生、对自然、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接着,"白莲影现池中水",在清澈的池水中,白莲的倒影清晰可见,象征着纯洁与高雅。"半是匡山社里人",这里可能暗含着诗人对自己身份或所属群体的一种思考,或许他既是这山水间的隐士,也是社会中的一员,这种双重身份的思考,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宝莲阁周围的环境和诗人在此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身份的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清新。
无何奉明诏,油幢移北壤。
假之旷代私,谬叨诸帅长。
庙议阅秋冬,未能定衔鞅。
枳橘诚足疑,参辰竟殊象。
边行历艰虞,拊膺频恻怆。
封章几万言,激烈一朝上。
圣明不予罪,天恩益骀荡。
开府蓟门东,复俾孤臣往。
至尊忧时殷,卿辅惜才广。
护持过婴儿,信任鲜猜党。
感深继以泣,何从展榛莽?
杪春复行边,严风尚萧爽。
柳条青未回,烧痕黑犹敞。
拟筑敌虏台,三千列嵣㟐。
庶几沙漠踪,一顾在指掌。
天险真足乘,天威益堪仰。
巨工眇程期,虑材更镌磉。
石涧深莫穷,遥岑几万丈。
联臂攀复登,丁丁振余响。
于役固焦劳,输诚靡抢攘。
《蓟门述·其二》【明·戚继光】无何奉明诏,油幢移北壤。假之旷代私,谬叨诸帅长。庙议阅秋冬,未能定衔鞅。枳橘诚足疑,参辰竟殊象。边行历艰虞,拊膺频恻怆。封章几万言,激烈一朝上。圣明不予罪,天恩益骀荡。开府蓟门东,复俾孤臣往。至尊忧时殷,卿辅惜才广。护持过婴儿,信任鲜猜党。感深继以泣,何从展榛莽?杪春复行边,严风尚萧爽。柳条青未回,烧痕黑犹敞。拟筑敌虏台,三千列嵣㟐。庶几沙漠踪,一顾在指掌。天险真足乘,天威益堪仰。巨工眇程期,虑材更镌磉。石涧深莫穷,遥岑几万丈。联臂攀复登,丁丁振余响。于役固焦劳,输诚靡抢攘。
https://shici.929r.com/shici/rPztH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