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其六》
《采桑子·其六》全文
宋 / 晏殊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0)
注释
只解:只知道。
不信:不理解。
离亭:古代人在长事短亭间送别.因此称这些亭子为离亭。
亭:建在路上供行人休歇的长亭。
春衫:春天所穿的衣服。
此处指年少时穿的衣服。
淡:惨淡清冷。
胧(lóng)明:模糊不清,此指月光不明。
胧,朦朦胧胧。
频:屡次。
高楼雁一声:化用自唐代韩偓《生查子》:“空楼雁一声,远屏灯半灭。
”。
翻译
时光只知道催人老去,不理解人世间的多情,你看长亭送别时,伤心的泪水滴到衣衫上,连喝醉酒也不能使自己忘却烦恼。
昨夜,急促的西风刮的梧桐树叶飒飒作响,月色惨淡,朦朦胧胧,我的美梦不断地被惊醒,不知何处的高楼上传来大雁凄厉的叫声。
鉴赏

这首词以时光无情和离别之苦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时光只解催人老",诗人感叹岁月匆匆,无法停留,暗示了人生的无奈与流逝。"不信多情,长恨离亭",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哀愁,离亭是送别的地方,这里蕴含着无尽的离愁别绪。

"泪滴春衫酒易醒",形象地写出词人在醉酒中仍难掩心中的悲伤,泪水打湿衣衫,一觉醒来,现实的痛苦更加清晰。接下来的"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借景抒情,西风和淡月营造出凄清的氛围,加深了词人内心的孤寂。

"好梦频惊",表明词人试图在梦境中逃避现实的痛苦,但梦中的安宁却被高楼上传来的雁鸣声打破,"何处高楼雁一声",这孤独的雁鸣声仿佛是远方亲人的呼唤,又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使得词人的心境更为悲凉。

总的来说,这首《采桑子》(其六)通过写时光的无情、离别的伤痛以及梦境的破碎,展现了晏殊深沉而感伤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
朝代:宋   生辰:991-1055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猜你喜欢

送童侍御仲良之宣州

岭南藩幕似君希,去拥缇油渐北归。

春谷泉经溪馆过,敬亭云入郡厅飞。

吏民尽喜迎朱绂,鱼鸟浑忘避绣衣。

闻道宣城名胜地,风流今见谢玄晖。

(0)

询徐伯元陈维藩二子

青溪何处掩柴关,迢递天涯客未还。

杨柳尚连江令宅,楼台应对谢公山。

乌衣冠盖今何似,白下风流尚可攀。

遥想旧京行乐地,片帆何日楚云间。

(0)

寒夜同潘少承泛舟闻海珠山钟怀罗君礼吴伯纶

渐过卢城远,猿啼几万重。

夜禅江上月,海梵雪前钟。

林白惊驯鸽,天寒起毒龙。

思君萝幌夕,高卧紫云峰。

(0)

鉴江月夜与少承同赋

秋色白云天,幽人夜不眠。

閒襟山月下,逸韵竹风前。

木落猿啼树,沙寒雁宿烟。

谢庄同徙倚,新赋几时传。

(0)

伦中郎彦群访予山馆不值

公子能相访,主人方远游。

空惭开径待,不为看山留。

题凤门犹掩,笼鹅帖未酬。

他时愿乘兴,来听竹斋秋。

(0)

秋夜同黎惟敬宿清泉精舍

斜汉双星夜,高梧一叶秋。

兰膏欲凝结,桂楫尚夷犹。

有梦随湘水,无书寄陇头。

娟娟松桂月,相忆在南楼。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