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汉双星夜,高梧一叶秋。
兰膏欲凝结,桂楫尚夷犹。
有梦随湘水,无书寄陇头。
娟娟松桂月,相忆在南楼。
斜汉双星夜,高梧一叶秋。
兰膏欲凝结,桂楫尚夷犹。
有梦随湘水,无书寄陇头。
娟娟松桂月,相忆在南楼。
此诗描绘了秋夜清泉精舍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思绪。首句“斜汉双星夜”,以星空的宁静衬托出夜晚的深沉,双星并列,仿佛是夜空中的两颗守护者,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幽邃的夜景图。接着,“高梧一叶秋”一句,通过一片落叶的飘落,巧妙地将季节从夏末过渡到初秋,暗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更迭。
“兰膏欲凝结,桂楫尚夷犹”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兰膏和桂楫分别代表了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等待,同时也暗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兰膏的凝结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桂楫的“尚夷犹”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犹豫与迟疑,或许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或是对某种情感的难以决断。
“有梦随湘水,无书寄陇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湘水与陇头,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点,湘水可能指向南方,陇头则指向北方,这两处都蕴含着诗人对远方或特定人物的思念之情。有梦随湘水,意味着梦境中的追寻;无书寄陇头,则表达了现实中无法传达的情感,既有对远方的牵挂,也有对沟通不畅的无奈。
最后,“娟娟松桂月,相忆在南楼”两句,以月光下的松桂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寄托于自然之中。娟娟月色下,松桂相伴,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诗人与所思之人虽相隔千里,但心却始终相连,共同守望着这份深情与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远方亲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情感丰富而深沉,语言优美而富有意境。
白云在天高且閒,幽人何苦滞人间。
空庭草色多刺眼,此虽一物宜青山。
居违其所性亦违,遥望天云那可攀。
几年梦失瑶华蕊,尽日情依绿岫菅。
薜荔阴中炎液散,菰蒲林下远薰还。
我欲于斯就白云,藉草看云独闭关。
庄骚两渔父,至论悬千古。
鼓枻动沧歌,愁看罗汨浒。
持颐闻杏琴,心醉洙源圃。
问君何以然,此茹而彼吐。
异曲本同上,一弹应再鼓。
忠隐或分涂,圣逸宜相补。
逸者方杖挐,圣者非有土。
将留延苇词,一反围陈武。
嗟兹七二侯,空令入疵苦。
虽笑亦强亲,虽威亦强怒。
辞影息缁林,真全而道睹。
相视已忘言,馀音变湘浦。
大盗满时君,纵横千士奔。
田齐首篡夺,三晋久同群。
芊嬴迭王霸,周燕总缀繁。
漆园倜傥吏,故作谬悠言。
所诋宁丘圣,其词曰蹠云。
城莫天下大,主惟黄帝尊。
战蚩流野血,凌暴始纷纷。
为君若尧武,反性或徒勤。
为臣若干比,忘身以自欣。
其诸一节士,申沉介复焚。
天地长今古,人死促晨昏。
悲哉有时具,枉托无穷门。
尼父犹趋走,馀子何嚣烦。
颛孙询苟得,成败孰能分。
知和诏无足,名利果如云。
汲汲狂狂者,非真岂足论。
人以全真足,道以不言闻。
惟狂克念作,盗言亦可存。
能为万物宾,天下安敢臣。
奈何不祥器,而称君子人。
以兵强天下,荆棘满其身。
胜人虽有力,杀人人岂亲。将欲亲之,必与之邻。
将欲邻之,必使其均。将欲均之,必与同贫。
无争之宝,时解众颦。无名之璞,我将独珍。
天之大象,与世俱屯。国之利器,非我得陈。
天大王大,宜子宜民。王与天合,如露如春。
天下之性,如车有轮。知足知止,非义非仁。
无为无欲,谁喜谁嗔。无为而物归,天下何可违。
无欲而人静,天下终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