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年一事》
《百年一事》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

百年一中许谁论,苦值三春不系跟。

水鸟何心仍择木,林猿失步反居樊。

风云腐尽天无路,雷雨冥时帝阖阍。

若令鸿初知此意,悔教白日有黄昏。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百年一事》,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以“百年”开篇,寓意人生短暂,引出对时间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感叹人生百年,却难以找到真正值得论说之事,似乎在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困惑。

接着,“苦值三春不系跟”一句,描绘了人生的艰难与无奈,即使在春天这样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也无法摆脱束缚,暗示了人生的困境与束缚感。水鸟选择树木栖息,林猿因失去平衡而退缩,这些自然界的景象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表达了人在社会规则与道德约束下的被动与挣扎。

“风云腐尽天无路,雷雨冥时帝阖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命运与自由的探讨。风云变幻,最终归于腐朽,天空似乎失去了道路;雷雨昏暗之时,帝王关闭了通往外界的大门,形象地描绘了在特定环境下,个人努力与追求可能遭遇的绝境与限制。

最后,“若令鸿初知此意,悔教白日有黄昏”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如果鸿雁(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早知道这一切,或许会后悔让光明的白日变得昏暗。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蕴含了对社会、时代局限性的批判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象征,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自由的缺失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邃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成化丙午秋七月受命主考南畿秋试辞朝日赠同事汪庶子伯谐二首·其二

玉署青坊二十春,联镳同巷最情亲。

登名夙已推先进,论秀那堪逐后尘。

镐邑士风天下盛,秣陵秋色望中新。

相期不负公家托,共誓丹心拱北辰。

(0)

寄寿闵口毕处士

曾向沙村识隐君,高堂吟榻许平分。

开尊夜向溪头雨,随步春看石上云。

南极又开新寿算,北山谁勒旧移文。

名门早晚腾孤凤,五色文章定出群。

(0)

送赵文声知博兴县

碧云凉吹满林皋,奉檄东行属俊髦。

百里为民常择尹,一官旌异得均劳。

河桥秋别犹攀柳,县郭春来莫种桃。

齐鲁弦歌原接境,看君今日试牛刀。

(0)

诗例奉送倪学士舜咨清明谒陵之行·其二

青山见客无生熟,白马随春共疾徐。

谏议庙前来去路,感时应复到吟馀。

(0)

夏太常竹为刘太守题

平生最爱文湖州,挥毫落纸涵清秋。

胸中自有渭川在,高卧直轻千户侯。

太常亦曾乘五马,风致不在湖州下。

剪得吴淞水半江,顿觉姑苏纸增价。

瘦节矫矫虬龙形,细叶萧萧鸾凤翎。

清潭下照不见影,爽籁一披如有声。

我朝名笔忽到此,眼中潇湘无乃是。

冰缣欲赠谁可当,总说刘侯德相似。

刘侯治苏经五寒,挺然可比青琅玕。

雅操不为雪霜变,虚心肯受尘埃干。

汉室行将召循吏,几见春花逐时媚。

惟有清风似故人,头白相看不相弃。

(0)

龚廷臣许刻图书不至诗以促之

竹风清处只题诗,一寸并刀不浪施。

能事自应难受逼,知音宁肯亦相辞。

新形活动盘苍纽,古篆横斜度赤丝。

从此文房知借重,泊舟相待已多时。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