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四》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四》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能为万物宾,天下安敢臣。

奈何不祥器,而称君子人。

以兵强天下,荆棘满其身。

胜人虽有力,杀人人岂亲。将欲亲之,必与之邻。

将欲邻之,必使其均。将欲均之,必与同贫。

无争之宝,时解众颦。无名之璞,我将独珍。

天之大象,与世俱屯。国之利器,非我得陈。

天大王大,宜子宜民。王与天合,如露如春。

天下之性,如车有轮。知足知止,非义非仁。

无为无欲,谁喜谁嗔。无为而物归,天下何可违。

无欲而人静,天下终自定。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运用了道家哲学思想,探讨了道德、权力、人性和宇宙秩序之间的关系。

首先,“能为万物宾,天下安敢臣”,表达了个体在宇宙中的谦卑态度,不应妄图成为万物的主宰,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接着,“奈何不祥器,而称君子人”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暗示那些自称为君子的人,实际上可能并不具备真正的德行或智慧。

“以兵强天下,荆棘满其身”描绘了通过武力征服世界所带来的后果,即自身遭受的痛苦和伤害,如同荆棘刺伤身体,形象地说明了强权政治的残酷和自我毁灭的倾向。

“胜人虽有力,杀人人岂亲”强调了胜利与杀戮之间的矛盾,即使能够战胜他人,但这种胜利往往伴随着道德上的疏离和内心的痛苦。

“将欲亲之,必与之邻;将欲邻之,必使其均;将欲均之,必与同贫”阐述了建立和谐关系的策略,即通过平等和共享来促进团结,避免了极端的贫富差距导致的对立。

“无争之宝,时解众颦;无名之璞,我将独珍”表达了追求内在的平和与真实的重要性,而非外在的荣誉和物质财富。

“天之大象,与世俱屯;国之利器,非我得陈”指出宇宙的运行法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真正的力量并非在于拥有强大的武器,而是顺应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天大王大,宜子宜民;王与天合,如露如春”强调了君主应效法天地,以慈爱和公正治理国家,如同露水滋润万物,春日温暖人心。

“天下之性,如车有轮;知足知止,非义非仁”比喻人类社会如同车轮一样,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界限,知足常乐,避免过度追求和贪婪。

“无为无欲,谁喜谁嗔;无为而物归,天下何可违;无欲而人静,天下终自定”总结了道家的核心理念——无为而治,无欲而静,认为这样的状态是宇宙自然秩序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道德、权力、人性与宇宙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了顺应自然、追求内在平和与真实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平等、共享和顺应规律来实现社会和谐的理念。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过嘉鱼县

舟过嘉鱼县,买鱼人道无。

青山不堪煮,弹铗看铜符。

(0)

糟蟹荐杯

曲生有理何曾浊,公子无肠却最佳。

罗馔宁同富儿饮,带糟聊慰老饕怀。

(0)

寄赵果州

九江话别已经年,三峡相逢岂偶然。

预扫江头礼宾馆,论文尊酒菊花天。

(0)

张主管摄郡秭归赠以三绝·其一

魏公名德最芬馨,犹子传家有典刑。

勉力施行诚与善,民谣待向峡中听。

(0)

十八坊诗.宣化

圣主有美化,丁宁戒守臣。

毋令挂墙壁,宣以及吾民。

(0)

修垒

莫将逆旅视居官,宜作吾家活计看。

墙壁时时为修葺,安知劳苦是平安。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