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今日拜文华,疏薄惭叨过宠嘉。
谢病曾无一字补,可胜衰眼日添花。
前年今日拜文华,疏薄惭叨过宠嘉。
谢病曾无一字补,可胜衰眼日添花。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吴与弼所作,名为《忆前年今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一年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首句“前年今日拜文华”,描绘了诗人前一年在某个重要场合接受荣耀的情景,文华可能指的是文华殿,古代皇帝接见大臣或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这一句通过“前年”和“今日”的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情境的变化。
次句“疏薄惭叨过宠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前一年获得的荣誉感到既荣幸又有些惭愧。这里的“疏薄”可能是指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是能力与所获得的荣誉之间的不匹配,体现了谦逊的态度。
第三句“谢病曾无一字补”,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对自己在前一年的表现并不满意。他可能因为身体不适或其他原因请假,未能为国家或社会做出贡献,内心感到遗憾和自责。
最后一句“可胜衰眼日添花”,以“衰眼”形容自己年老体衰,视力减退,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欣赏美好的事物。同时,“日添花”则暗含岁月流逝,时光易逝之意,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一年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荣誉的谦虚态度、对自身表现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其深沉的人生哲思。
生平常怪方士言,蓬壶方丈瀛海间。
谓是大言诳人主,世岂真有三神山?
几年作宦来台湾,东过沧海穷烟澜。
扶桑枝红挂朝日,珊瑚树绿充庭藩。
澎湖时时出琪树,高者盈尺声璆然。
四时花橤开未歇,夏梅春桂冬桃莲。
长年暄暖无霜雪,老死不著棉裘毡。
山中之人木末处,下者亦在苍崖巅。
食无烟火况炊爨,男女赤足垂双环。
颁律不到周夏正,岂有隶首穷其年?
洪蒙以来到唐宋,不与中国人通船。
汉初尚未开闽粤,此乃荒岛盘云烟。
或者昔人偶泛海,飘风一至疑神仙。
愚民自误误世主,妄思人可寿万千。
岂知世果有此境,但无药草能朱颜。
若令皇武在今世,不待晚岁憬然翻。
我为此歌传世俗,沈迷聊破千年关。
《台湾行》【清·姚莹】生平常怪方士言,蓬壶方丈瀛海间。谓是大言诳人主,世岂真有三神山?几年作宦来台湾,东过沧海穷烟澜。扶桑枝红挂朝日,珊瑚树绿充庭藩。澎湖时时出琪树,高者盈尺声璆然。四时花橤开未歇,夏梅春桂冬桃莲。长年暄暖无霜雪,老死不著棉裘毡。山中之人木末处,下者亦在苍崖巅。食无烟火况炊爨,男女赤足垂双环。颁律不到周夏正,岂有隶首穷其年?洪蒙以来到唐宋,不与中国人通船。汉初尚未开闽粤,此乃荒岛盘云烟。或者昔人偶泛海,飘风一至疑神仙。愚民自误误世主,妄思人可寿万千。岂知世果有此境,但无药草能朱颜。若令皇武在今世,不待晚岁憬然翻。我为此歌传世俗,沈迷聊破千年关。
https://shici.929r.com/shici/6TsuX.html
尽墙花拂面,叹倦旅、华颜非昔。
欲题怨红,残笺迷故拍,粉泪还渍。
略记年时事,雾中烟里,几看朱成碧。
斜阳冉冉无南北。
梦断瑶钗,歌翻锦瑟,游丝尚萦帘隙。
只山香舞罢,愁换邻笛。欢韶暗掷。分蓬飘巷陌。
苦叫枝头月,谁听得。颓云又黯如墨。
便崇桃炫画,怎支春色。零脂冷、镜痕空拭。
忍重话顾影,倾城一笑,那时妆额。
芳菲信、偏断来汐。怕绛都、纵有重寻路,仙凡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