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暖不寒寒食天,小桥杨柳未飞绵。
三分春色一分在,十日晴无两日全。
桐角唤回前嶂晓,子规啼破隔江烟。
麻裙素髻谁家女,哭向墦间送纸钱。
不暖不寒寒食天,小桥杨柳未飞绵。
三分春色一分在,十日晴无两日全。
桐角唤回前嶂晓,子规啼破隔江烟。
麻裙素髻谁家女,哭向墦间送纸钱。
这首宋诗《寒食》是蒋梦炎所作,描绘了寒食节时的景象。首句“不暖不寒寒食天”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清明时节特有的气候,既非酷暑,也非严冬,恰似节气中的一种微妙平衡。接下来的“小桥杨柳未飞绵”描绘了小桥流水边,杨柳青青但还未到繁花飘絮的季节,显得清新而宁静。
“三分春色一分在,十日晴无两日全”进一步刻画春天的短暂和变化无常,暗示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桐角声响起,带来了清晨的曙光;子规啼声穿透江雾,增添了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麻裙素髻谁家女,哭向墦间送纸钱”,以哀婉的场景收尾,描绘了一位身着麻衣、头挽素髻的女子,在坟场边哭泣,为亡者送纸钱,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深深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食节的风俗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农者国所重,八政之本源。
辛苦事耕作,忧劳亘晨昏。
丰年仅能给,歉岁安可论。
既无糠覈肥,安得岩絮温。
恭惟祖宗法,周悉今具存。
遐迩同一视,覆育如乾坤。
尝闻古循吏,卓有父母恩。
惟当慎所择,庶用安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