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寄别》
《江上寄别》全文
元 / 刘秉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军中无酒慰飘零,辜负沙头双玉瓶。

鞍马几年南北路,关河千古短长亭。

好风到枕客愁破,残月入帘归梦醒。

梦断故山人不见,晓来江上数峰青。

(0)
鉴赏

这首《江上寄别》由元代诗人刘秉忠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行军途中难以寻得佳酿以慰藉思乡之情,只能辜负那沙头的双玉瓶,象征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无奈。

“军中无酒慰飘零”,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身处军旅,远离家乡,无法借酒消愁的境遇。“辜负沙头双玉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遗憾,双玉瓶象征着清雅与宁静,与军营中的艰苦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鞍马几年南北路,关河千古短长亭”两句,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展现了诗人长期在外奔波的艰辛与孤独。南北路、短长亭,既是实写行军途中的景象,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旅途的漫长。

“好风到枕客愁破,残月入帘归梦醒”描绘了诗人夜晚的思绪与梦境。好风似乎能吹散心中的愁绪,而残月的光亮则唤醒了他关于故乡的归梦。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暗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模糊。

最后,“梦断故山人不见,晓来江上数峰青”收尾,表达了诗人梦醒后面对现实的失落与无奈。故山之人已不可见,只有清晨江上的几座青山作为安慰。这不仅是对离别之痛的直接抒发,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军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故乡、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秉忠

刘秉忠
朝代:元   字:仲晦   号:藏春散人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生辰:1216-1274年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猜你喜欢

九巳丁日北禅寺登高·其四

雪印鸿泥易渺茫,断云空逐雁南翔。

醉中欲倩倪迂笔,留取青天字数行。

(0)

巴里坤城北寻汉永和二年碑

竞断匈奴臂,穹碑勒此间。

星弧弯夜月,铁马驻天山。

斩馘诛呼衍,全师入汉关。

至今扪古碣,血渍土花斑。

(0)

西陬牧唱词二十六首·其二十四

雷音千佛起何时,山号鸣沙果亦奇。

集古录中参阙轶,拓来蝉翼太宾碑。

(0)

横渠先生祠

关中多圣灵,儒者昔何疏。

孔尼不到秦,博士曾坑除。

龙虎争战斗,焚溺及诗书。

久之弦诵歇,齐鲁重璠玙。

宋世阐文教,生贤近横渠。

匡世每谈兵,岂真为穰苴。

高明性元远,佛老非崇虚。

讲经撤座虎,悟理听鸣驴。

绝学真继圣,微言切砭愚。

浮名轻簪冕,古服雅儒居。

所以濂洛后,关西擅馨誉。

我来拜祠下,一停恤使车。

祠荒有蔓草,遗像犹俨如。

我问程朱裔,博士出乘舆。

谁能引此典,请之承明庐。

(0)

修书馆秋晚白莲一朵忽开

埋盆若个便为池,玉蘤亭亭有一枝。

不以格高知者少,幸因开晚谢还迟。

庭前晓日自相媚,江上秋风空尔为。

我欲举杯同此赏,天高露下月明时。

(0)

相城谣

东南地下,众水赴之。厥有大海,维水之归。

谁为曲防,水失其性。奔轶横流,为厥民病。

原田每每,隰乃汤汤。咫尺之间,有丰有凶。

邵侯下车,咨我民瘼。首议除之,众议乃格。

众言汹汹,侯为不闻。怨斯我任,惠归尔民。

防之未决,水不由正。一郡之忧,百夫则幸。

防之既决,水逝其沛。百夫之咨,一郡斯快。

频年吴下,岁乃大丰。岁乃大丰,郡侯之功。

相城鼓舞,白茆企而。白茆相城,利害百之。

维行不疑,维功不隳。邵侯去矣,谁其嗣之。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