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虽殚岁月勤,事于州县不相闻。
祠田更拟图升斗,要与春秋祭二分。
卜筑虽殚岁月勤,事于州县不相闻。
祠田更拟图升斗,要与春秋祭二分。
这首诗描绘了林希逸在宋朝时期对于修建和管理三文祠堂的深情投入与细致规划。通过“卜筑”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选址、设计以及建造过程的精心考量。诗中提到的“岁月勤”,不仅指出了建造祠堂所需的时间和努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一事业的执着与热情。
“事于州县不相闻”一句,可能是在说尽管在州县的事务繁忙,但诗人并未因此忽视或疏远对祠堂的管理与维护,显示出他对工作的全面负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祠田更拟图升斗,要与春秋祭二分”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长远规划。他不仅关注祠堂本身的建设,还考虑到了与之相关的土地(祠田)的管理,以及如何确保祠堂能够得到定期的祭祀,特别是春秋两季的重要祭祀活动。这里体现了对传统节日和仪式的重视,以及对后世子孙传承和纪念先贤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林希逸作为一位文化守护者和管理者的职业精神与人文情怀,通过对祠堂建设和祭祀活动的关注,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后代责任的担当。
今夕知何夕,满堂灯烛光。
杜陵分岁了,贾岛祭诗忙。
横笛梅花老,传杯柏叶香。
明朝贺元日,政恐雨相妨。
五百年前作此亭,亭前古木绿阴清。
而今古木无存者,赖有新亭系旧名。
江海归来见似人,离披犹自少风尘。
何如淡月山庄夜,百幅清溪乱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