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文馆,西风昨夜回。
燕巢留屋角,蛛网挂墙隈。
书任边韶懒,诗惭匡鼎来。
人人皆抱璞,谁是济川才。
秋日同文馆,西风昨夜回。
燕巢留屋角,蛛网挂墙隈。
书任边韶懒,诗惭匡鼎来。
人人皆抱璞,谁是济川才。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同文馆内的一番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感悟。
首联“秋日同文馆,西风昨夜回”,点明了地点与时间,秋日的同文馆在西风的吹拂下,仿佛整个世界都换上了新的面貌。这里运用了“回”字,不仅指风的回归,也暗含着季节更替的意味,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的氛围。
颔联“燕巢留屋角,蛛网挂墙隈”,通过燕子与蜘蛛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燕子在屋角筑巢,蜘蛛则在墙角结网,这些小生灵的日常活动,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生活的细微之处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颈联“书任边韶懒,诗惭匡鼎来”,这里以边韶和匡鼎两位历史人物为喻,边韶以懒散著称,而匡鼎则以才华横溢闻名。诗人自谦自己的读书懒惰,同时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愧疚之情,反映出诗人对自己学识和才能的自我审视与反思。
尾联“人人皆抱璞,谁是济川才”,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在众多怀抱璞玉(比喻未被发现的才华)的人中,又有谁能真正成为能够驾驭大船(比喻有能力解决重大问题或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呢?这不仅是对同院诸公的提问,也是对自身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与社会发展的深刻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悔乃愤之几,何如慎诸后?
自镜平生端,炯象毕呈丑。
猛警同晨钟,尘去复奚帚?
鬼神惕我危,相待益徵厚。
坦掌偶失持,势遂邻械杻。
命无侥倖存,正以顺为受。
岂真石作罂,其坚逊陶缶。
釜中百蚕命,机上一絇丝。
积丝成百絇,量体织新衣。
新衣颜色娇,衿袖无参差。
昨日贴身素,今日生尘淄。
受尘不肯著,弃置衣何辞?
山脚十亩棉,病叶黄其姿。
海雹横山来,接接打断枝。
秋灯绝纺声,贫妇泣以悲。
蟋蟀鸣入床,夫君长别离。
大儿薪一束,不供一粥炊。
小儿菜一匊,不救一日饥。
旧纩捡空簏,破碎同蝶飞。
长泪续短线,寸寸心如灰。
脱儿髁上布,剪妾衣里衣。
颠倒结作领,窄幅难成围。
寄郎穷旅中,与郎瘦相宜。
漏屋彫瓦松,白日乌鸦啼。
结烟为愁云,鸦孤雄不归。
燕子坐深堂,羃羃芙蓉帏。
微命待西风,西风多偏私。
刺骨千丈霜,不与燕翼如。
燕翼如白袷,皎皎明月辉。
可怜屋上鸦,鸦背木叶稀。
《织新衣》【清·姚燮】釜中百蚕命,机上一絇丝。积丝成百絇,量体织新衣。新衣颜色娇,衿袖无参差。昨日贴身素,今日生尘淄。受尘不肯著,弃置衣何辞?山脚十亩棉,病叶黄其姿。海雹横山来,接接打断枝。秋灯绝纺声,贫妇泣以悲。蟋蟀鸣入床,夫君长别离。大儿薪一束,不供一粥炊。小儿菜一匊,不救一日饥。旧纩捡空簏,破碎同蝶飞。长泪续短线,寸寸心如灰。脱儿髁上布,剪妾衣里衣。颠倒结作领,窄幅难成围。寄郎穷旅中,与郎瘦相宜。漏屋彫瓦松,白日乌鸦啼。结烟为愁云,鸦孤雄不归。燕子坐深堂,羃羃芙蓉帏。微命待西风,西风多偏私。刺骨千丈霜,不与燕翼如。燕翼如白袷,皎皎明月辉。可怜屋上鸦,鸦背木叶稀。
https://shici.929r.com/shici/fuAD23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