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鲤鱼风,芙蓉别秋水。
满江两脚来,波面蜻蜓起。
揖雨还拜风,蓼花红逦逦。
莫讶爱江湖,前身是鱼子。
岸上鲤鱼风,芙蓉别秋水。
满江两脚来,波面蜻蜓起。
揖雨还拜风,蓼花红逦逦。
莫讶爱江湖,前身是鱼子。
这首诗描绘了蒋南沙画中的生动场景,以鲤鱼和蜻蜓为焦点,展现了秋天水面的宁静与生机。"岸上鲤鱼风",形象地写出鲤鱼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感受到了自然的气息;"芙蓉别秋水",暗示芙蓉花开,告别清凉的秋水,增添了画面的季节感。
"满江两脚来",可能是形容鲤鱼跃出水面,动态十足;"波面蜻蜓起",则描绘蜻蜓点水的轻盈,两者形成动静结合的画面。"揖雨还拜风",赋予鲤鱼和蜻蜓以人的情感,它们似乎在向风雨致意,增添了诗意。
"蓼花红逦迤",点明了画面中的蓼花盛开,色彩鲜艳,与前文的鲤鱼和蜻蜓相映成趣。最后两句"莫讶爱江湖,前身是鱼子",诗人借物抒怀,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深深热爱,暗示自己或许曾是水中生物,对水生世界有着特别的情感纽带。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结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蜩化抢榆枋,鹏化抟扶摇。
大椿万岁寿,粪英不重朝。
有待于无待,定非各逍遥。
譬如宿舂粮,所诣岂得辽。
漆园槁项翁,闻风独参寥。
物情本不齐,显者桀与尧。
烈风号万窍,杂然吹籁箫。
声随器形异,安可一律调。
何尝用吾私,总领使同条。
惜哉向郭误,斯文晚未昭。
胡不弃影事,直以神理超。
木资不才生,雁得不才死。
投身死生中,未可优劣比。
深藏无所用,一寓不得已。
逍遥同我谁,岁暮于吾子。
圣学相期沧海头,当时各倚富春秋。
班扬文字初无意,滕薛功名自不优。
焦尾朱弦非众听,南山白石使人愁。
传声为向扬州问,相忆犹能把酒不。
四海方嗷嗷,我奔走独劳。
停舟近北渚,扶杖步东皋。
霜落瘦石骨,水涨腐溪毛。
更有山阴兴,能无秦复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