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风飞絮扑征袍,望远楼中望眼高。
几许江南名利客,灰尘满面日劳劳。
柳风飞絮扑征袍,望远楼中望眼高。
几许江南名利客,灰尘满面日劳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劳劳亭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柳风飞絮扑征袍" 一句,以柳絮飘舞的生动画面,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同时“扑征袍”则暗示了一种行旅之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期盼。
"望远楼中望眼高" 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心境,那种渴望超越平凡、追求远大目标的情感,通过“眼高”二字传达了一种不满足于当前状态的强烈愿景。
"几许江南名利客" 这里,“几许”暗示了数量之多,而“江南名利客”则描绘了一群追求功名和物质利益的人,诗人可能对这种表面的繁华持有一种淡然甚至是批判的态度。
最后一句 "灰尘满面日劳劳" 以“灰尘满面”形象地描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劳累,而“日劳劳”则强调了一种长期且频繁的勤勉和疲惫,反映出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真实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精妙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生子当如孙仲谋,景升儿子豚犬俦。
天生使君续炎汉,英雄盖世谁与侔。
惜哉阿瞒东下日,力弱未能收荆州。
遂令紫髯得窃取,从此争夺成衅仇。
关张无令既先陨,帝乃震怒兴戈矛。
猇亭一役叹蹉跌,六飞此地曾淹留。
手书遗诏付丞相,惟贤惟德真嘉猷。
千年故址委榛莽,空山落日行人愁。
东望蟂矶数千里,江水汤汤日夜流。
客行秋山初,遥向丛林驻。
群峰一雨凉,殿角归云度。
周览惬余游,庶与道者遇。
诸象吐毫光,林籁生巾履。
老僧持贝多,字字声缘悟。
松门太湖开,万顷晴波注。
凫翳点烟青,世界恒沙聚。
何为般若舟,念此招提路。
空岩涤禅心,幽坂杂花布。
言归迷下方,斜晖挂祇树。
山僧静修地,僻在南山岑。
细餐伊蒲塞,洗钵寒涧浔。
藏经一万卷,闻见皆忘心。
时扫石龛卧,袈裟挂藤阴。
嗟余慕方外,虑为尘俗侵。
秋风生虚壑,落日钟磬深。
花散灵岩雨,僧唱梵天音。
何当参慧业,顷刻消烦襟。
从来支公辈,元度得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