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陌头牵别恨,何如洞口引仙缘。
勤中合写非无意,欲借清风示画禅。
试问陌头牵别恨,何如洞口引仙缘。
勤中合写非无意,欲借清风示画禅。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既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又寄托了对仙界的向往。首句“试问陌头牵别恨”,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仿佛能听到路边行人轻声的叹息,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次句“何如洞口引仙缘”,则瞬间转换了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幻想的世界,洞口处似乎隐藏着通往仙境的门户,引人遐想。
后两句“勤中合写非无意,欲借清风示画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勤奋创作的背后,隐藏着诗人深邃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借助自然界的清风,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禅意。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
是耶非、吾年如此,更痴更悔今昨。
狂吟近日疏于酒,转似秋山瘦削。浑未觉。
恁儿子门生,前度登高弱。情怀又恶。
叹亲友中年,不堪离别,况复久零落。长生药。
有分神仙难学。人生聊复行乐。
百年半梦随流水,半在南枝北萼。妾命薄。
但寂寞黄昏,时听城楼角。愁无可著。
且取醉尊前,明朝休问,昨日已忘却。
绝北寒声动。渺黄昏、叶满长安,云迷章贡。
最苦周公千年后,正与莽新同梦。
五十国、纷纷入中。
摇飏都人歌郿坞,问何如、昨日崧高颂。
胪九锡,竟谁风。当初共道擎天重。
奈天教、垓下风寒,滹沱兵冻。
寂寞放翁南园记,带得园柑进奉。
怅回首、何人修凤。
寄语权门趋炎者,这朝廷、不是邦昌宋。
真与赝,可能共。
看人削树成槎,布帆海上秋风浪。
白头坡老,知津水手,倚桄榔杖。
九点齐州,半生髀肉,烟尘苍莽。
但北窗梦转,青阴满眼,抚陈迹、玩新涨。
世事艰难已遍,笑而今、不堪重想。
龙筋虎骨,根深伏兔,擎空千丈。
礼乐文章,终须梦卜,南人为相。
问凌烟生面,他时彷佛,似何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