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诗肠论斗酒,风流怀抱如倾。
几年不听渭城声。尊前无贺老,卷里少弥明。
闻说语言都好,便应步履全轻。长生第一是风僧。
额前书八十,能说又能行。
旧日诗肠论斗酒,风流怀抱如倾。
几年不听渭城声。尊前无贺老,卷里少弥明。
闻说语言都好,便应步履全轻。长生第一是风僧。
额前书八十,能说又能行。
此诗乃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临江仙·其五》。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时光和旧友间饮酒论剑的怀念,以及他对长生僧人的推崇。
"旧日诗肠论斗酒,风流怀抱如倾"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与朋友们在过去聚首时的情景,他们以诗歌和斗酒为乐,彼此之间充满了风雅之气,那种友情和文化的交流仿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倾泻出来。
接下来的"几年不听渭城声。尊前无贺老,卷里少弥明"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知识的渴望。渭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诗人聚集的地方,而“尊前无贺老”则是说现在没有了那些年长有智的朋友,“卷里少弥明”表达了书籍中也缺乏了往日那般灿烂的智慧。
"闻说语言都好,便应步履全轻。长生第一是风僧。额前书八十,能说又能行" 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口才出众的人物的赞赏,其中特别提到了“长生僧”,可能是一位道号或法号,以其超凡脱俗、修身养性而闻名。额前书八十,意味着这位僧人不仅年岁已高,而且还能将所学以身作则。
整体来看,这段诗词既有对往日欢聚的追忆,也有对智慧和超脱世俗生活者的尊崇,是一首融合了怀旧、赞美与哲理思考的佳作。
滁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复来滁州。
相思若潮水,来往何时休。空相思,亦何益。
欲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德。
掘地见泉水,随处无弗得。
何必驱驰为,千里远相即。
君不见尧羹与舜墙,又不见孔与蹠,对面不相识。
逆旅主人多慇勤,出门转盼成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