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削树成槎,布帆海上秋风浪。
白头坡老,知津水手,倚桄榔杖。
九点齐州,半生髀肉,烟尘苍莽。
但北窗梦转,青阴满眼,抚陈迹、玩新涨。
世事艰难已遍,笑而今、不堪重想。
龙筋虎骨,根深伏兔,擎空千丈。
礼乐文章,终须梦卜,南人为相。
问凌烟生面,他时彷佛,似何人像。
看人削树成槎,布帆海上秋风浪。
白头坡老,知津水手,倚桄榔杖。
九点齐州,半生髀肉,烟尘苍莽。
但北窗梦转,青阴满眼,抚陈迹、玩新涨。
世事艰难已遍,笑而今、不堪重想。
龙筋虎骨,根深伏兔,擎空千丈。
礼乐文章,终须梦卜,南人为相。
问凌烟生面,他时彷佛,似何人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刘辰翁的《水龙吟·其三》。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
"看人削树成槎,布帆海上秋风浪。" 这两句写的是人们在海边修剪树木作为船只,布置帆蓬,在秋天的海面上乘风破浪。这里透露出一种奋力向前的精神。
接下来的"白头坡老,知津水手,倚桄榔杖。九点齐州,半生髀肉,烟尘苍莽。" 描述了一个年迈的老人,他知道渡口的水性,依靠着拐杖,站立在通往齐州的道路上,看着自己的一生如同半腐烂的骨肉,被世事的烟尘所笼罩。这几句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无尽哀伤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但北窗梦转,青阴满眼,抚陈迹、玩新涨。" 这里则是诗人在北窗之下,沉浸于往事的梦境中,那些曾经的痕迹和新的变化都让他难以释怀。
"世事艰难已遍,笑而今、不堪重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艰辛的感受,他虽然面带笑容,但内心深处却无法承受重温那些痛苦记忆的打击。
紧接着的"龙筋虎骨,根深伏兔,擎空千丈。" 这里用“龙筋虎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坚韧不拔和勇猛力量的向往,而“根深伏兔,擎空千丈”则表达了他对于立足稳固、抱负非凡的追求。
"礼乐文章,终须梦卜,南人为相。" 这几句写的是诗人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尊崇,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奈,即便是有才华的人,也只能在梦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现实中则可能沦落为他人的臣子。
最后的"问凌烟生面, 他时彷佛,似何人像。" 是诗人对过往的一种追问和迷惘,他试图从流逝的云烟中寻找那些已经模糊不清的记忆,那些曾经的人或事,如同一幅画卷中的影像,让他难以辨识。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怀和对历史、自然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瀛台金碧辉,淑清泉石邃。
泉石大家四,金碧将军二。
画品有定评,奚烦重致议。
所以临西苑,淑清必一至。
倚岩架朴斲,古树围蓊萃。
迸水流不冰,诡峰飞欲坠。
斋名取山庄,敬识圣人意。
崇情返朴真,浇习防浮伪。
两言契葛亮,六策怀贾谊。
用当座右铭,浴德期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