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金碧辉,淑清泉石邃。
泉石大家四,金碧将军二。
画品有定评,奚烦重致议。
所以临西苑,淑清必一至。
倚岩架朴斲,古树围蓊萃。
迸水流不冰,诡峰飞欲坠。
斋名取山庄,敬识圣人意。
崇情返朴真,浇习防浮伪。
两言契葛亮,六策怀贾谊。
用当座右铭,浴德期纯粹。
瀛台金碧辉,淑清泉石邃。
泉石大家四,金碧将军二。
画品有定评,奚烦重致议。
所以临西苑,淑清必一至。
倚岩架朴斲,古树围蓊萃。
迸水流不冰,诡峰飞欲坠。
斋名取山庄,敬识圣人意。
崇情返朴真,浇习防浮伪。
两言契葛亮,六策怀贾谊。
用当座右铭,浴德期纯粹。
这首诗描绘了素尚斋的环境与氛围,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诗人以“瀛台金碧辉,淑清泉石邃”开篇,将素尚斋置于一个金碧辉煌与清幽深邃并存的环境中,营造出一种既华美又静谧的意境。
接下来,“泉石大家四,金碧将军二”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暗示了斋中主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画品有定评,奚烦重致议”,诗人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有其固定的标准,无需再进行过多的讨论或争议,体现了他对艺术评价体系的自信与尊重。
“所以临西苑,淑清必一至”则表达了诗人对淑清(可能指某位重要人物)的期待,希望他能亲临此地,感受这里的美好与宁静。
“倚岩架朴斲,古树围蓊萃”描绘了素尚斋周围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原始之美,岩石与古树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与历史感的空间。
“迸水流不冰,诡峰飞欲坠”这两句运用夸张与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水的奔腾与山峰的险峻,赋予画面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斋名取山庄,敬识圣人意”点明了斋名的由来,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与追求。
“崇情返朴真,浇习防浮伪”则揭示了诗人的道德理想,即崇尚真情实感,反对虚伪浮躁的社会风气。
最后,“两言契葛亮,六策怀贾谊”引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和西汉时期贾谊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忠诚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思。
“用当座右铭,浴德期纯粹”则是诗人的自我期许,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成为道德修养的典范,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素尚斋的自然美景与艺术氛围,更蕴含了诗人对道德修养、自然和谐以及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