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清游觉又非,十年云水与心违。
名山今属分符客,不羡凌空振锡飞。
梦想清游觉又非,十年云水与心违。
名山今属分符客,不羡凌空振锡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入雁荡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雁荡山美景的向往与实际难以实现的遗憾。首句“梦想清游觉又非”,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清幽之旅的渴望,但现实却未能如愿以偿。接着,“十年云水与心违”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十年间,诗人仿佛在云水之间漂泊,心灵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彼岸。后两句“名山今属分符客,不羡凌空振锡飞”,则将话题转向了雁荡山,指出如今名山已属于分符(官职)之人,诗人并不羡慕那些能够自由自在、凌空振锡飞翔的官员,言外之意是自己无法像他们那样自由地享受山水之乐。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向往。
尽看山南景,忽思山北游。
屐过云亦动,琴罢月空流。
世上无非热,林间一似秋。
虽然乍相识,别去也能愁。
吾乡十月间,海错贱如土。
尤思盐白蟹,满壳红初吐。
荐酒欻空尊,侑饭馋如虎。
别来九年矣,食物那可睹。
蛮烟瘴雨中,滋味更荼苦。
池鱼腥彻骨,江鱼骨无数。
每食辄呕哕,无辞知罪罟。
新年庚运通,此物登盘俎。
先以供祖先,次以宴宾侣。
其馀及妻子,咀嚼话江浦。
骨滓不敢掷,念带烟江雨。
手足义可量,封寄无辞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