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晴又雨,孤馆羁心,长似中酒。
绿暗轩窗,还记去年时候。
翠沼澄鲜波自满,紫藤夭矫枝相纠。
恨因循,放韶华过却,泪痕沾袖。
梦不到、巫山十二,神女行云,休更回首。
带眼都宽,甘愿为伊消瘦。
玉札空随香篆灭,宝钗犹划炉灰旧。
傍妆台,问何时、共舒眉皱。
乍晴又雨,孤馆羁心,长似中酒。
绿暗轩窗,还记去年时候。
翠沼澄鲜波自满,紫藤夭矫枝相纠。
恨因循,放韶华过却,泪痕沾袖。
梦不到、巫山十二,神女行云,休更回首。
带眼都宽,甘愿为伊消瘦。
玉札空随香篆灭,宝钗犹划炉灰旧。
傍妆台,问何时、共舒眉皱。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乍晴忽雨的天气中,身处孤寂旅舍,内心的感受如同醉酒般难以排解。他回忆起去年此时,窗外绿意盎然,池水清澈,紫藤缠绕,然而美好的时光已逝去,让人心生遗憾。词人感叹自己未能把握青春,韶华易逝,泪水沾湿衣袖。
他梦想着如巫山神女般的美好,但知道那只是遥不可及,于是决定不再回头,宁愿为了思念之情而憔悴。词中的“玉札”和“宝钗”象征着珍贵的记忆和情感,它们随着香烟的消散和炉灰的陈旧而逐渐淡忘。最后,他在妆台前独自发问,何时才能与心爱之人共同舒展眉头,共享欢愉。整首词情感深沉,流露出词人的孤独与期待。
吴楚千万山,山泉莫知数。
其以甘味传,几何若饴露。
大禹书不载,陆生品尝著。
昔唯庐谷亚,久与茶经附。
相袭好事人,砂瓶和月注。
持参万钱鼎,岂足调羹助。
彼哉一勺微,唐突为霖澍。
疏浓既不同,物用诚有处。
空林癯面僧,安比侯王趣。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
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
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
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
初闻帝苑夸,又复主第褒。
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鳌。
金鳌文章宗,分赠我已叨。
岂无异乡感,感此微物遭。
一世走尘土,鬓颠得霜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