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彤云赤雾生绀房,朝霞变蕊朱粉光。

白玉入泥不满盎,羽盖裛露明月珰。

浊水一石乱蛙黾,凿池五丈如斗方。

萍根科斗得自在,荷芰明年出水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xuānpénzhízhòngtáiliánzhǒngchí
sòng / méiyáochén

tóngyúnchìshēnggànfángcháoxiábiànruǐzhūfěnguāng

báimǎnànggàimíngyuèdāng

zhuóshuǐshíluànmiǎnzáochízhàngdòufāng

pínggēndòuzàimíngniánchūshuǐyāng

注释
彤云:红色的云彩。
绀房:深宅,这里指宫殿或贵人家的住所。
羽盖:古代贵族乘车时用的华美车篷,装饰有羽毛。
裛露:沾湿露水。
浊水:水质浑浊的水。
科斗:蝌蚪,蛙类的幼体。
荷芰:荷花和菱角。
翻译
彤云和赤雾在深宅中升起,朝霞变幻成红粉般的光彩。
洁白的玉石掉入泥土中也填不满器皿,羽扇般的车盖沾着露珠,明亮如明珠。
浑浊的水中满是乱跳的蛙和黾,挖出的池塘虽有五丈深,却只有斗大的面积。
浮萍的根茎如同蝌蚪般自由自在,荷花和菱角期待明年能在池塘中央盛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生动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南轩主人精心种植的重台莲。首句“彤云赤雾生绀房”运用色彩对比,将莲花盛开的环境烘托得神秘而瑰丽,仿佛云雾缭绕的深色房间中绽放着红莲。接下来,“朝霞变蕊朱粉光”进一步描绘莲花花瓣在朝阳下犹如朱砂般鲜艳,如同朝霞般绚丽。

诗人接着写到“白玉入泥不满盎”,以白玉比喻莲花的纯洁,即使置于泥土之中也显得高贵不凡,暗示其品质高洁。然后,“羽盖裛露明月珰”一句,通过比喻莲花的叶片如羽盖,晶莹的露珠如明珠,形象地展现了莲花在清露中的娇媚姿态。

“浊水一石乱蛙黾”则与前文形成对比,描述了池塘的浑浊和蛙类的嘈杂,反衬出莲花生长环境的清幽。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莲花依然“凿池五丈如斗方”,显示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和主人的匠心独运。

最后两句“萍根科斗得自在,荷芰明年出水央”预示着来年荷花将更加繁茂,表达了诗人对莲花未来生长的期待和对主人种植技艺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讌永寿给束赴留别

万里来持聘玉通,今宵宾燕为谁同。
羌歌自醉天山北,汉节先随斗柄东。
半夜腾装吹朔雪,平明跃马向春风。
使车少别无多恋,只隔燕南一信中。

(0)

送腾舜敷

七闽虽远地,王事有程期。
已试文无害,定知才不羁。
仙山观日处,云海落潮时。
会府多休暇,新诗倘见贻。

(0)

依韵和张文裕龙图加执政入东西府诗

微生巾褐本蒿莱,叨遇优贤府第开。
云绕连甍依象阙,玉调清管下钧台。
几年忆共鹓鸿侣,今日惭非住石材,莫讶门庭光采盛,金舆亲屈至尊来。

(0)

赋得秤,送孟孺卿

愿以金秤锤,因君赠别离。
钩悬新月吐,衡举众星随。
掌握须平执,锱铢必尽知。
由来投分审,莫放弄权移。

(0)

次韵公权子通唱酬诗四首·春日旅怀

身在尘劳未免忧,伤春伫立碧江头。
回肠办殢千里钟饮,方寸那容万斛愁。
懒着锦袍凌巨浪,好乘黄犊傍高丘。
池塘得句频相示,直把珠玑为暗投。

(0)

奉和御製崇政殿宴從臣

青绮禁门符命锡,离珠御府天琛事例。
两仪流庆会休期,二圣诒谋归盛德。
大礼修,真猷格,懿铄昭昭兮靡极。
阜民财,形物力,圣志干干兮夕惕。
金扉玉宇丽皇居,凤藻鸾踪辉乐石。
龟趺螭首建灵辰,鹊尾龙香奉至神。
日转翠华临阁道,天旋丹仗复钩陈。
缙绅茂宠兮逾三接,羽卫鸿仪兮备九宾。
琼觞传满兮均尧酒,柏殿赓飏兮洽汉臣。
奉若灵心弥翼翼,布昭醲化愈淳淳。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