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世瞢农桑,凶年竟失乡。
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
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
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
几世瞢农桑,凶年竟失乡。
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
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
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废的农村景象,反映了战乱或自然灾害导致的农村凋敝。开篇“几世瞢农桑,凶年竟失乡”两句,讲述了多年的农耕生活因凶险之年而中断,人们失去了家园。接下来的“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则形象地展现了荒废的景况:门轴生出了霉变,屋顶倾塌,阳光斜射进破败的房屋。
“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凉感:连绵不断的雨水使田地变得泥泞不堪,野草蔓延至使农家围墙都快要倒塌。最后,“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今之世竟落到如此地步的感慨与自责,苍苍意指宽广而深远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深刻的社会和历史信息,是诗人对于农村生活破灭的一种哀叹。
茫茫人间世,佛法最长久。
山林坐九年,面壁不挂口。
须是丈夫儿,悬崖能撒手。
为语学道人,何须天下走。
夜寒云去尽,横参挂南斗。
我已办青鞋,要闻狮子吼。
悲秋宋玉已销魂,忍听阳关共十分。
黄叶萧萧下寒日,碧山逐逐过晴云。
面如濯玉想无对,气已食牛知不群。
问讯冰清怀大雅,世家王谢属斯文。
已过平山又谷林,登高能赋兴何深。
群峰雪后皆浮玉,万竹风前亦碎金。
尚喜日闻黄屋信,可堪时动白头吟。
载游不为壶觞事,携取君家绿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