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申春登平山谷林二堂时茂世应时同行追录之》
《戊申春登平山谷林二堂时茂世应时同行追录之》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已过平山又谷林,登高能赋兴何深。

群峰雪后皆浮玉,万竹风前亦碎金。

尚喜日闻黄屋信,可堪时动白头吟。

载游不为壶觞事,携取君家绿绮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ēnchūndēngpíngshānlínèrtángshímàoshìyìngshítóngxíngzhuīzhī
sòng / chùquán

guòpíngshānyòulíndēnggāonéngxīngshēn

qúnfēngxuěhòujiēwànzhúfēngqiánsuìjīn

shàngwénhuángxìnkānshídòngbáitóuyín

zǎiyóuwèishāngshìxiéjūnjiā绿qín

翻译
已经越过平山和山谷树林,登山赋诗的兴致多么浓厚。
众多山峰在雪后如浮玉般洁白,万竿竹林在风前仿佛碎金般闪烁。
还欣喜每日都能听到皇宫的消息,却难以忍受时不时触动的哀愁。
游玩并非只为饮酒作乐,而是带着你家那把绿绮琴。
注释
已过:已经穿过。
平山:平缓的山地。
谷林:山谷中的树林。
登高:登山。
赋兴:赋诗抒发情感。
群峰:众多山峰。
雪后:下雪之后。
浮玉:像玉一样洁白。
万竹:无数竹子。
碎金:像金子般闪烁。
尚喜:尚且欢喜。
黄屋:皇宫,代指皇帝。
信:消息。
可堪:怎能忍受。
白头吟:感慨岁月的诗歌。
载游:带着游玩的心情。
不为:不是为了。
壶觞:饮酒。
事:目的。
绿绮琴:古代名琴,泛指琴。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攀登与游历,抒发了对山林的赞美和内心的情感体验。"已过平山又谷林,登高能赋兴何深"一句,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攀登之举,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群峰雪后皆浮玉,万竹风前亦碎金"则通过对雪后的山峰与风中的竹林的描写,运用了"浮玉"和"碎金"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自然景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美丽。这种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画面感,还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尚喜日闻黄屋信"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朝廷信息的渴望和期待,这里的"黄屋"是指皇宫,显示出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忠诚。

紧接着的"可堪时动白头吟"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白发渐生时仍不失其乐观之情,这里的"白头吟"可能是指一种悲凉的情绪,但在此处它被赋予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内涵。

最后两句"载游不为壶觞事,携取君家绿绮琴"则表明诗人的旅行之举并非为了寻欢作乐,而是带着朋友家的古琴,以此作为精神的寄托和抒情之物。这里的"绿绮琴"既有实指,也隐喻了文人雅士的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对生活、国家和精神寄托的多层次情感。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祝词·其二

西湖十亩满秋声,白鹤峰前见月明。

桂树喜看霜叶老,玉麟尤爱舞衣轻。

笔花洒处江天丽,閒梦醒时水石平。

我自披云寄长啸,因风先为说无生。

(0)

送江若海北归

百粤风烟陆贾游,风流那似此归舟。

高名万里燕台月,客路三春白下楼。

解事鲁连还负气,重言季布自堪俦。

知君无限沧洲兴,目送仙帆意独留。

(0)

泊始兴城下·其九

欲雨江云暗,乘风树影凉。

心枯千种事,发变十年霜。

短梦无襟蕈,长贫愧稻粱。

去年此时节,摇落在他乡。

(0)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其七二虎庙望南天门

天门真万丈,城郭已千重。

别界开灵府,高居见岱宗。

日光低午照,云影乱诸峰。

努力排修翮,琅琅玉阙钟。

(0)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其六七十二君封禅辇路

电划青徐小,烟浮洙泗低。

虞巡标石纪,秦树听猿啼。

辇路埋金匣,新情鍊木鸡。

几多兴慨意,不敢漫留题。

(0)

予欲复梅花庄已縳茅三间种梅数千本·其三

絮薄轻难煖,山重静更寒。

映花松户小,得月夜楼宽。

石咽闻溪响,峰奇徙榻看。

风炉长不断,沸水炙频乾。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