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问政山》
《题问政山》全文
宋 / 陈鉴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冯轼邦君侈画熊,却来问政翠崖翁。

祇应兄念玄真子,不是堂无齐盖公。

千载棣华垂盛事,两丛慈竹亦清风。

跨鸾时过宣平老,明月箫声在半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ènzhèngshān
sòng / chénjiànzhī

féngshìbāngjūnchǐhuàxióngquèláiwènzhèngcuìwēng

zhīyìngxiōngniànxuánzhēnshìtánggàigōng

qiānzǎijiàoshèngshìliǎngcóngzhúqīngfēng

kuàluánshíguòxuānpínglǎomíngyuèxiāoshēngzàibànkōng

翻译
冯轼邦君奢侈地画了一幅熊图,然后回来向翠崖翁询问政事。
他可能只是想念那位玄真子兄弟,而不是因为家中没有像齐桓公那样的贤臣。
千年的兄弟情谊如同繁花盛开的棣花,两丛慈竹象征着清廉之风。
他骑着鸾鸟经过宣平老人的地方,那时的月光下,箫声飘荡在半空中。
注释
冯轼:冯轼,代指冯姓官员,坐在车轼上,表示身份尊贵。
棣华:棣花,古代常用来比喻兄弟情谊深厚。
宣平老:宣平老人,可能是位德高望重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鉴之所作的《题问政山》,通过对冯轼邦君的行为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政治顾问的角色以及对高尚品德的推崇。首句"冯轼邦君侈画熊"暗示冯轼以智者形象出现,可能在讨论国家大事时展现出深思熟虑。"却来问政翠崖翁"则点出他向老者翠崖翁请教政务,体现出谦虚好学的态度。

接下来两句"祇应兄念玄真子,不是堂无齐盖公",通过将冯轼比作道家的玄真子,强调他的智慧和超脱世俗的品格,同时暗指其并非因缺乏贤才而求助于人,而是出于对兄长般的敬重。"齐盖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善于治国的贤臣。

"千载棣华垂盛事,两丛慈竹亦清风",棣华比喻兄弟情谊深厚,盛事则寓意着他们共同推动国家的繁荣;慈竹象征高洁,意味着冯轼和翠崖翁的品行如同竹林中的清风,为政坛带来清新之气。

最后两句"跨鸾时过宣平老,明月箫声在半空",以仙鹤翱翔和月夜箫声的形象,描绘出冯轼来访翠崖翁的场景,显得神秘而富有诗意,也暗示了他们的交流超越了凡尘,充满了哲理与艺术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扬了冯轼的智慧和谦逊,又赞美了翠崖翁的德行,同时也寓含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鉴之
朝代:宋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 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猜你喜欢

双峰寺

度壑穿林才片刻,双峰一榻恰怡神。

回头拟向如来问,彼此伊谁是主宾。

(0)

清明二首·其一

回㫋背泗水,胜节指清明。

新火新烟候,斯来斯往程。

风轻春日冷,露重鲁天晴。

莫漫孤芳草,即看有落英。

(0)

柏望冰轮欲满规,春云傍晚去何之。

离宫行漏方初度,砚匣冰壶又一时。

馡馥那须亚盆萼,扶疏偏爱上窗枝。

上元宝月成前月,过隙流阴迅若斯。

(0)

夜雪

燃脂小咏玉虫熬,银砌铺平报内曹。

二月纽芽迟北地,六霙融土即春膏。

无妨画许王家绝,讵必诗称苏氏豪。

独缱王臣尚于役,落兰应是满弓刀。

(0)

闻雁二首·其一

渚北冰融渐泛澌,衡阳候鸟已先知。

舍人七字真清俊,回雁高飞太液池。

(0)

文徵明绿阴草堂图即用画中题者韵·其三

生计何须二顷存,家私颇喜千编积。

柴门静绝剥啄声,萝径閒过鹤鹿迹。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