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里寻师到杏坛。养真高静出尘寰。
机心还逐白鸥闲。
迸水定浸香案湿,洞门深锁碧窗寒。
东来紫气满函关。
花里寻师到杏坛。养真高静出尘寰。
机心还逐白鸥闲。
迸水定浸香案湿,洞门深锁碧窗寒。
东来紫气满函关。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浣溪沙·其九·访炼师》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首句“花里寻师到杏坛”,以花海为背景,暗示了炼师居所的清雅与隐逸,杏坛则象征着儒家教育和道家修炼的交融之地。
“养真高静出尘寰”进一步强调了炼师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纯净与宁静,远离尘世的纷扰。接下来的“机心还逐白鸥闲”通过比喻,表达了炼师心境如白鸥般自由无拘,不被世俗机巧所累。
“迸水定浸香案湿,洞门深锁碧窗寒”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了炼师居所的环境,香案被泉水溅湿,洞门紧闭,碧窗透出寒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东来紫气满函关”以神秘的紫气东来象征吉祥和仙道之气,暗示了访客对炼师高人境界的仰慕,以及对仙道世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炼师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
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
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
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
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
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
官长既屡骂,诸生亦时冁。
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
岁寒知苍松,日暮识丹槿。
梦想八九椽,森然罗玉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