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日平安道中》
《元日平安道中》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元日谁家蓝尾香,客身多病更殊方。

每看儿女暂相慰,不见梅花频欲狂。

扬州举目风景别,平安发舟冰雪妨。

春光羞涩可肠断,况乃兵乱剩悲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善夫在元日这一天,身处异乡,身体多病,独自漂泊的孤独与愁苦。首句“元日谁家蓝尾香”以蓝尾香的香气引出节日的氛围,却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客身多病更殊方”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远离家乡,疾病缠身,更加突显了漂泊异乡的艰辛。

“每看儿女暂相慰,不见梅花频欲狂”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虽然偶尔能见到家人寄来的信件或物品带来短暂的安慰,但这种安慰是如此微弱,难以抵挡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而“不见梅花频欲狂”,则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梅花(象征着故乡和春天)的极度渴望,以及未能见到时内心的焦躁与狂热。

接下来,“扬州举目风景别,平安发舟冰雪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难。扬州虽有独特的风景,但对诗人来说,这美景只能成为一种遥远的奢望,因为“平安发舟冰雪妨”,即因天气恶劣,无法启程回家,这种无法实现的愿望增添了诗人的无奈和痛苦。

最后,“春光羞涩可肠断,况乃兵乱剩悲凉”总结了诗人的整体感受。春天的美景在诗人眼中变得“羞涩”,仿佛在嘲笑他的孤独和无助;而“兵乱”更是加剧了诗人的悲凉情绪,战争的残酷与混乱让本就身处异乡、饱受思乡之苦的诗人,感受到了更深一层的悲哀和绝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无奈。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题同年黄玉圃番社图

九重涣汗使臣知,万都蛮荒跂踵时。

耳目全开天海外,土风尽入竹枝词。

(0)

太平岩在鹭门之东相传为先世延平郡王读书处外镌有石笑两字书此志感

石不能言笑口开,读书深处有莓苔。

草鸡莫问当年事,鲲海骑鲸去不回。

(0)

一品夫人·其二

三朝奉饭毕残生,苟活何如死更荣。

陈氏曾殉监国难,同时奇节冠东瀛。

(0)

寄台湾巡使六给事·其二

浴日扶桑迥绝伦,花繁官阁静无尘。

海天对月閒吟际,好报平安慰故人。

(0)

哭仲山叔·其二

记得趋承愧比儿,兴宗远天日相期。

只今犹未驰千里,空负龙文错爱时。

(0)

台邑八景

濛濛洒落雁门前,几度风吹断复连。

好景居然山水画,一重雨意一重烟。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