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高台日未沈,数村残照半岩阴。
野蚕成茧桑柘尽,溪鸟引雏蒲稗深。
帆势依依投极浦,钟声杳杳隔前林。
故山迢遰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云起高台日未沈,数村残照半岩阴。
野蚕成茧桑柘尽,溪鸟引雏蒲稗深。
帆势依依投极浦,钟声杳杳隔前林。
故山迢遰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自然景物的交织。从“云起高台日未沈”开始,诗人就营造出一种时间静止而空间延伸的情境,让读者感受到日光在山势间的流转,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告别。
接下来的“数村残照半岩阴”,则是对景物细腻描摹,岩石投影与阳光交替,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里,“数村”暗示了广阔的空间和悠久的时间,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心中对故乡、亲情的无限眷恋。
“野蚕成茧桑柘尽”一句,更进一步描绘出自然界的变化,野蚕结茧,桑树结果,这不仅是季节更迭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轮回的感慨。
“溪鸟引雏蒲稗深”则是对声音和动态的捕捉,溪水中鸟儿带着小鸟在芦苇丛中嬉戏,这一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而“帆势依依投极浦”,则是诗人对远行者的送别之情的抒发。帆船渐行渐远,投向那遥不可及的海岸,表达了对离去者无限的情感寄托。
紧接着,“钟声杳杳隔前林”一句,则是对声音和空间的精妙处理。钟声穿过树林,在空间中回响,让人不禁联想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超脱尘世之意,又有淡淡的忧伤。
最后,“故山迢遰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在故乡的山水间回忆逝去的时光和离别的亲朋,月色清亮,心绪万千,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面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致的景物刻画,展现了一种淡雅而又深沉的情怀,是一篇集情与景于一体的佳作。
大科峰头走白龙,蜿蜒绕出青芙蓉。
披烟捲雾隐复现,飞下云坪第几重。
凭虚喷薄一痕白,界破翠崖数千尺。
晴空风雨锁岩陬,浩浩松涛万壑秋。
飞湍激石石将转,雪浪撼山山欲浮。
浮山转石肆磅礴,五丁鬼斧何年凿。
顿洗烦襟三斛尘,心源活泼从疏瀹。
宋朝名硕彦,卜筑绀园幽。
涛洒琴书润,珠擎栋宇浮。
下帷修素业,通籍赞皇猷。
不作南人党,长悬社稷忧。
封章归白简,高隐恋菟裘。
风采千人失,遗祠万古留。
波光摇宝树,云影拂沧洲。
地拟壶中胜,帆从镜里游。
仪型空岁月,蕉荔自春秋。
纵有怀湘赋,巫阳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