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菱花自写神,可人风采宛犹真。
当年亦是清谈者,不染元规半点尘。
面对菱花自写神,可人风采宛犹真。
当年亦是清谈者,不染元规半点尘。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士在菱花镜前自我画像的情景,展现了其高洁脱俗的风采与清谈者的风度。诗中“面对菱花自写神”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在镜前专注描绘自己形象的画面,仿佛通过镜子窥见了自己的灵魂与精神面貌。“可人风采宛犹真”,则赞美了画中人物的风采如同真实存在一般,流露出诗人对其形象之美的高度认可。
“当年亦是清谈者”一句,暗示了画中人物曾是与人畅谈哲理、思想深邃的清谈者,进一步凸显了其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雅。“不染元规半点尘”,以元规(可能指东晋名士谢安)为典故,强调了画中人物品格的纯净无瑕,不被世俗所玷污,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物画像的描绘,不仅赞颂了其外在的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品质,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崇敬之情。
院深终日静,落叶覆秋虫。
盥漱新斋后,修行未老中。
映松山色远,隔水磬声通。
此处宜清夜,高吟永与同。
远客惊秋早,江天夜露新。
满庭惟有月,空馆更何人。
卜命知身贱,伤寒舞剑频。
猿啼曾下泪,可是为忧贫。
林父同官意,宣尼久敬交。
文场刊玉篆,武事掌金铙。
道合宜连茹,时清岂系匏。
克勤居簿领,多暇屏欢譊。
美酒怀公宴,玄谈俟客嘲。
薄云生北阙,飞雨自西郊。
院暑便清旷,庭芜觉渐苞。
高门关讵闭,逸韵柱难胶。
枳棘鸾无叹,椅梧凤必巢。
忽闻徵并作,观海愧堂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