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铺满楼前路。泪也无弹处。雨停得意鹁鸪声。
只恐残阳难作几时明。隔溪断续连山屋。
万树浓堆绿。可能容我岸乌巾。
做个晚花幽草画中人。
落红铺满楼前路。泪也无弹处。雨停得意鹁鸪声。
只恐残阳难作几时明。隔溪断续连山屋。
万树浓堆绿。可能容我岸乌巾。
做个晚花幽草画中人。
这首《虞美人》(其一·晚春写况)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首句“落红铺满楼前路”,以“落红”象征着春天的消逝,红花凋零,铺满了前行的道路,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流转。接着,“泪也无弹处”,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表达了对春去的哀愁与无奈,仿佛连泪水也无法表达内心的悲凉。
“雨停得意鹁鸪声”,雨后的鹁鸪鸣叫,似乎在欢庆雨后的清新与生机,然而这种欢愉背后,却隐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只恐残阳难作几时明”,夕阳西下,余晖渐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忧虑与不舍。
“隔溪断续连山屋,万树浓堆绿”,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溪水潺潺,山屋隐约可见,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然而,这美好的景致中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因为这一切的美好终将被时间所吞噬。
最后,“可能容我岸乌巾,做个晚花幽草画中人”,表达了诗人希望成为这幅晚春画卷的一部分,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晚花与幽草的形象,寄托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向往。这种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无限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了晚春时节特有的哀愁与美好,以及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
瓣著燕支,房匀菡萏,暖风吹遍。
不向清漪,柴门望中远。
嫣然自笑,付蝶翅、蜂腰閒占。荒岸。
才过禁烟,一村村都艳。黏空万点。
香路嘶骝,花鬉杳难见。乍疑仙褥,曾斗武夷幔。
添个冶妆人到,似叠锦江春浣。
只惯遮罗袜,不比绿芜痕浅。
此夕何时,未三更,还是旧年华发。
韵光暗度,怕听明朝乌鹊。
东风未透,故园梅、肯舒新萼。
莫怪屠苏传遍,饮来迟、他乡杯酌。
几处笙歌芳阁,忆灯前儿女,椒盘如昨。
鸭炉烟烬,渐逗春衫香薄。
强扶守岁,耐灯寒、翠钿斜落。
到不如、早去寻眠,休教梦儿闲却。